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说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37dc24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a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拟建新校区位于东莞市松山湖产业园区内,石大路以东,大学路以北,新城路以西。占地830亩,办学规模为10000人,总建筑面积约32.73万平方米。

用地呈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规则四边形,位于原有农业用地内,属低山丘陵、山前洼地地貌。丘陵多为荔枝林,山坡平缓,植被良好,山前洼地为鱼塘,用地环境优美。

二、总体构思——“依山抱水,随形就势”

特殊的基地场所地域特征,要求规划及建筑设计必须作出积极的响应。 1. 依山抱水,生态再造

本次规划用地位于东莞松山湖新城内,首先必须遵循城城市设计的要求。松山湖新城城市设计以“生态城市”为大目标,并明确了以生态网络基础的静态山水景观为实现城市主题的核心空间。整个新城现状的丘陵用地特征和宽阔水面是非常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性保护,本次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基地中部东西向水体形成带状校园生态景观核心,总体规划紧密围绕此景观核心呈大致带状布局,主要建筑临水而设呈环抱之势。同时规划最大限度保留原有丘陵地形,道路走向、建筑布置均以尊重现状地形为出发点。建筑以一种不规则的、有机生长的形态,随地形平缓地散落山间。营造出山林之间、溪水环绕的生动校园环境。

基地内良好的植被、果林被保留下来,使校园空间的组织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 2. 随形就势,自由布局

针对丘陵坡地地形,规划中回避了传统的“轴线式”、“院落式”布局模式,而是因应山势采用了相对自由、“无序”的布局手法及折线形建筑形态。

建筑群呈现出有机生长的态势,并构筑出灵活多变、开放生动的校园空间。建筑或平行于等高线布置,节省了土方量;或垂直于等高线,局部架空“浮于”坡地,使山体、水体得以贯通,又符合南方气候特征。

从整个松山湖新城的集群设计来看,所有单体亦均遵循生态优先、自由而不张扬的整体风格。因此本规划随形就势的自由布局,可使校园更好融入整个集群。

三、“三片拥一核”的规划结构

一核:由东西向中心水体、绿化山体构筑出的生态景观核心,校园主要建筑物均围绕此生态核心布局。

三片:对水体及山体、植被等充分保留后,校园被划分而形成的南、西、东北三大片区,分别对应不同功能模块。

四、因地制宜的功能分区布局

整个校园可划分为公共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学生生活区、文体活动区等四大功能区块,各功能区分别围绕各丘陵成簇状布置。各区的位置布局是对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交通等因素作出的响应。

公共教学区位于基地中、南部,包括一、二期公共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与南向校园主入口结合,体现高等学府形象。

实验实训区位于校园西南部,其中一期实验实训区位于主入口西侧,与一期公共教学区共同构筑首期校园形象。二期实验实训区位于西部,与石大路上次入口联系方便,利于产学研基地与外界沟通。

生活区位于校园东北角,方便师生通过东面出入口与外界联系,同时生活区相对杂乱的建筑形象亦可得到一定的屏蔽。

文体活动区分两块布置于现状较平整、低洼处,与公共教学区、生活区均联系便捷,主体育场、体育馆与东面校园出入口紧邻,可满足对外开放。

另外,规划在不同区域预留了远期发展用地,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顺应地形、景观互动”的道路交通系统

1.顺应地形、多环相扣的路网

鉴于基地用地大小、形状以及南北被水系相隔的现状特征,设置一条环状主干道及两条环状次干道,同时为加强南北向联系,主环路在中心水面较窄处加设连通路桥,形成多环相扣的路网结构。

路网设置结合不同的地形坡度,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的原则合理组织道路系统,坡度尽量保持在1%~6%。道路沿地形蜿蜒起伏,在各个功能组团之间穿行,创造出变化丰富的车行景观。 2.与景观体验互动的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环路上设若干拾级而下通向中心水面的步行动线。水边形成环通的步行系统,并通过栈桥、绿岛在适当位置连接南北两岸。台地广场、观景平台、漫步石阶、亲水栈桥等构筑出层次丰富、与景观系统的充分互动的步行系统。 3. 校园出入口

通过出入便捷度、分区合理性、校园形象展示角度等多方面衡量,规划最终将校园主入口设于南面大学路中部,并以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校园中心,有利于展示校区形象。东侧新城路上设置次入口,作为生活区及体育运动区的出入口,便于从东莞市区方向的师生到达,同时有利于后勤设施社会化。西侧石大路上设置了校园次入口,方便实训区与外界的联系。 4. 静态交通

各功能区就近安排停车场,停车数量达540辆。自行车停放也采取就近安排方式,并结合地形在台地、约可停放自行车5000辆。

六、核心景观带与景观通廊相结合的景观系统

校园以东西向中心水体及丘陵绿坡构筑出景观核心带。校园主要建筑物均围绕此核心环抱布置。

此核心带通过数条景观通廊向四周渗透与延伸,建筑物架空“浮于”坡地上的处理使核心带景观纳入道路的行进体验。以生态核心为景观焦点,精心营建不同方向、角度的视线通廊,使自然山水和人工景观得以相互因借、渗透,形成网络状生态景观系统和步移景异的独特校园空间。

各种形式的人工绿化空间,如街道、台地、庭院、体育场地等与核心景观带紧密结合,形成由山、水、林、地向建筑组群层层渗透的绿化网络和丰富的绿化空间尺度。

七、自由生动的校园空间系统

塑造丰富的校园公共空间,特别是营造宜人的坡地滨水空间,促进交往,增强校园活力和人文精神。结合滨水空间,布置观景栈桥、观景平台、山涧栈道、亲水平台等公共空间。考虑山地校园生活的行为特征,建筑相对紧凑,以灵活自由的形态布置在坡地上,通过山地步行街道、台地广场群、台地庭院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公共空间场所,塑造校园的活力和场所感。

八、分期建设

分期建设采用从中心向周边的发展时序,建筑组群相对集中、紧凑,可以在一期完成后形成较为完整的校园风貌。而未来建设又不影响校园整体结构,局部调整不破坏已有格局,同时预留发展用地,达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九、强调地域、地形特征的建筑风格与造型

建筑单体设计强调开敞、疏朗的性格以体现岭南地域特征,“坡地建筑”、“亲水建筑”则是特定场址的反映。

随形就势、依山抱水的建筑布局造就了自由舒展的建筑体形。沿地势层层跌落,既产生了丰富的室内外空间层次,又通过体量的叠合、穿插构筑出强烈的雕塑感。通过平行于等高线、垂直于等高线两种布局手法与坡地地形互动,局部架空“浮于”坡地,面向水面设置架空观景平台,或通过整体挖空使人流可穿过建筑直达水边,山体、水体得以贯通,并符合南方气候特征。 建筑风格上则追求现代简约、开放灵活,体现了新型高等学府的朝气。以白色为主色调同时结合砖红色、冷灰色的穿插体量所形成富于雕塑感的建筑造型,掩映与山体之间,构成独特的校园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