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问题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问题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319d5b783e0912a2162a52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问题研究

2010年央视财经频道的热播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向人们全景展示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司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公司成为了现代企业组织的主要形式,公司在今天已经无处不在,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然而一家成功的现代公司,离不开这样一个还不是广为大众熟知的公司机构——内部审计。自布林克的《现代内部审计学》出版以来,现代内部审计经过七十年余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对内部审计进行认真详尽的了解是相当必要的,在本文中,将主要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探讨,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够增进内部审计的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发挥,促进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开展,从而改进公司管理,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

一、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一)当前关于内部审计的几种观点

现代内部审计学以布林克1942年出版《现代内部审计学》为标志正式建立。布林克在这部著作中详细介绍了体现现代特点的内部审计技术、方法、报告、管理和其他事项,将整个理论建立在现代管理学基础之上,但是没有提出内部审计的明确定义。因此内部审计在发展之初并未形成严谨权威的定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41年成立,并且在1947年为内部审计做了第一次定义: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它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的服务,处理财务与会计问题,有时也涉及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在这之后该协会又发布了多次定义。

1973年,现代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出版《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为现代内部审计作了一个经典权威的定义,在这本著作中,索耶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索耶认为内部审计师是内部咨询师,是家中的宾客,而不是街上的警察;他不仅要寻找那些或大或小的错误,而且要为改善业务活动提供指南;他不是处分众人的事后诸

1

葛,而是鞭策人们励精图治的改革者;他不仅关心该做的事是否做了,而且关心事情是否做得恰当。

目前对于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被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内部审计被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而内部审计职能,即是指内部审计内在的、固有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定义中将内部审计职能界定为“确认”与“咨询”。“确认”是为了对组织的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进行独立评价而客观审查证据的行为,确认服务是为独立评估组织的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而对证据进行的客观检查,例如财务、绩效、合规性、系统安全和尽职调查等业务;“咨询”是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并改进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的服务活动,咨询服务是指咨询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其性质和范围需要与客户协商确定,目的是在内部审计师不承担管理职责的前提下,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顾问、建议、推动、培训等均属于咨询服务。

而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则将内部审计职能明确为“评价”和“监督”。“评价”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的结果,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对象所作出的综合性评估与鉴定,并且借以判定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存在问题和提出预防措施的一系列活动。“监督”是指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等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确定其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而当前对于内部审计职能,众多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柏艳(2009)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评价职能、间接管理职能,同时认为内部审计不具有鉴证职能,对于间接管理职能认为内部审计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不应独立于管理之外而应从属于管理,发挥间接管理职能,和其他部门一样为企业

2

经济利益的增加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佟国华(2008)提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评价这两种职能,不具有经济鉴证的职能和管理职能。黄琼(2008)的观点是内部审计具有检查职能、评价职能和咨询职能。

二、 当前内部审计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现状

我国现代内部审计因为自1983年才开始建立,并且初期仅是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直到2003年我国内部审计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内部审计从此开始了较快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的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局限,进一步在不同组织、不同企业公司开展。因此我国内部审计因为开展的时间比较短、开展范围较小,尤其是在公司企业中则更为历史短暂,因此内部审计的开展存在相当多的不足和问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能够很好的实施内部审计多为大型集团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制度政策的要求都建立了内部审计,并且开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中小型企业因为经营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经过层层审核,最终还要总经理审批,因此其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相对比较弱,并且中小型企业人员配置少,单独成立审计部门存在一定困难。在现实企业运行管理中,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企业地位,仅作为企业摆设或应付上级检查的部门,不能确保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行为受到限制,即使提出具了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也难以得到落实,审计建议的也很难得到适当采纳。另外,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度不高,按照规定本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却没有设立,或者仅作为财务部门的附属机构的错误做法,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许多审计事项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有可能会引起这部分掌握企业实权人的抵触情绪,特别是部份企业经营管理者由于对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与定位不明确,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往往仅仅定位于查错防弊方面,把内部审计仅作为一种被动任务,甚至是敷衍了事,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单一性影响了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往往是事后审计的“马后炮”,不能做到事前监督、事中审计。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其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以及内部审计职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内部审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没有很好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3

而这正是本文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二) 理论研究与实际需求间存在差距

内部审计之所以当前开展状况不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研究以及教学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内部审计提供服务与服务使用者期望间的差距。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建立的历史较短,相应的内部审计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较少。在内部审计教学中,大多仍然使用十几年前的教材,与当前内部审计发展状况脱节,不能使使用者得到实际工作中切实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很多内部审计相关教材、资料涉及的大多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关于公司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内部审计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内部审计已经处在风险导向的阶段,而我国内部审计还处在向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的阶段,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仍然将重点放在查错防弊和监督,并主要局限在财务相关事项的审计工作,不能满足当前公司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已经与我国公司正规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内部审计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和接受,很多社会公众甚至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缺乏了解,导致内部审计服务与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相当多的人认为内部审计只是摆设,只是为了应付一些政策规定,内部审计的职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 针对内部审计职能问题的结论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内部审计职能的问题关键在于以下几点:一、内部审

计部门的设置问题;二、内部审计职能的内容;三、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下面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定位:受治理层和管理层双重领导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同时权威性是内部审计顺利开展内部工作的保障,内部审计的职能要得到切实的发挥,就离不开这两点,而这就在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即在公司中的地位如何,受谁的领导。

目前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三种设置方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