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1a5a0cba1aa8114431d9d5

分析阮籍的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驾言发魏都”、“一日复一夕”)。

选读嵇康《幽愤诗》、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第三章 西晋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西晋文学的概貌,掌握西晋文学雕琢的特点。 学时分配:3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西晋文学概说 第二节 陆机

第三节 左思 第四节 刘琨

第四章 东晋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东晋文学玄言的特征。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东晋文学概说

第一节 郭璞及其《游仙诗》

第三章 陶渊明

教学目的:掌握陶渊明淡泊情怀和诗歌淳厚平淡的特征。 学时分配:5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陶渊明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一) 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 (二) 在黑暗动荡时代,陶渊明怀着济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

年仕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官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中。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 诗作主要写于归隐之后。

(二)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归隐后的生活,主要反映了诗人鄙弃官

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也以幻想“乐土”表示了对战乱贫困的封建社会的抗议;反映出希望用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和

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四) 陶诗也表现了一定的消极思想。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 陶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了平淡与淳美统一的艺术风格。

13

(二) 情、景、理的合谐统一。 第四节 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一)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二) 陶渊明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作家树立了榜样。 (三) “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 第五节 陶渊明作品选讲

分析《归园田居》三首(其一、其二、其三)、《饮洒》二首(其五、其九) 选读《移居》二首(其一、其二)、《乞食》、《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桃花源记并诗》

第四编 南北朝文学(17学时)

第一章 刘宋文学

教学目的:掌握刘宋文学孤傲的情怀和山水诗风格特点。 学时分配:3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晋宋之际诗文风气的嬗变 第二节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 第三节 颜延之谢庄 第四节 鲍照

第二章 永明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永明文人重亲友之情的特点和永明诗风。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永明体的兴起 第二节 谢眺和他的新体诗 第三节 沈约和他的文学主张 第四节 孔稚珪和齐代其他作家

第三章 梁代前期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梁代前期儒学中兴的时代特点,文学的风格特点。 学时分配:1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何逊、吴均、柳恽

14

第二节 萧统与《文选》

第四章 梁陈宫体诗

教学目的:了解宫体的特点,理解宫体的文化内涵。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 第二节 宫体诗代表作家 第三节 徐陵和《玉台新咏》 第四节 宫体诗的评价

第五章

由南入北的作家

教学目的:掌握庾信前、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及心态的转变。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庾信

第二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

教学目的:了解北朝文学概貌 学时分配:1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北朝文学概说 第二节 北地三才

第六章 南北朝文学

第七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教学目的:了解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及其差异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一)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南朝乐府民歌多是情歌,反映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生活,反映了恋爱和婚姻的不自由。 (二)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体裁短小,多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委婉含蓄,广泛运用双关隐语。 (三)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生活,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疾苦,歌咏北方民族尚武精神,反映爱情生活,描写北国风光和游牧生活。

15

(四)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题材广泛,语言质朴,表情直率,风格豪放,句式多样,和南朝民歌风格大异。 (五)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地位和影响

形式主义的对立面,五言绝句的源头,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南朝情歌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六)作品选讲 分析《木兰诗》

选读:南朝《闻欢变歌》、《子夜歌》、《子夜四时歌》、《丁督护歌》、《读曲歌》、《那呵滩》 北朝《企喻歌》(“男儿可怜早”)、《隔谷歌》(之一、之二)、《雀劳利歌辞》、《幽州马客吟歌辞》、《企喻歌》(“男儿欲作健”)、《李波小妹歌》、《地驱乐歌辞》(“驱羊入谷”)、《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健儿须快马”)、《敕勒歌》

第八章 南北朝的骈赋、骈文、散文

教学目的:了解南北朝骈赋、骈文、散文的特点。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一)南北朝的骈赋、骈文 (二)南北朝的散文 (三)作品选讲

选讲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自三峡??泪沾裳”) 选读鲍照的《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江淹的《恨赋》、《别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庾信的《哀江南赋》。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教学目的:了解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概况。 学时分配:2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中国古代小说溯源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萌芽。 (二)历史传说向小说的过渡。 第二节 志怪小说 (一)产生的社会基础 (二)干宝的《搜神记》 (三)其它志怪小说 第三节 轶事小说 (一)产生的社会基础

(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三)其它轶事小说

第四节 魏晋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