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常见问题及答题技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说阅读常见问题及答题技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94dcc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1

度不加分析不给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

一、小说环境描写分类

1.自然环境描写,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环境,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一街一巷。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二、景物描写的的作用

1.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季节特征;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暗示(交代)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反映风俗习惯、思想观念。 ②运用何种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了景物什么特点)。渲染······氛围,奠定······基调。(奠定基调在开篇) 2.人物

①烘托人物······心情。(《荷花淀》女人探夫不遇湖面上的景物描写)

②表现人物性格、习惯、身份地位等。(《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③烘托人物形象。(《荷花淀》开篇的景物描写) ④提供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⑤触发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的转变。

⑥暗示人物······命运。 3.情节

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下伏笔)或制造悬念。 ③与标题相呼应,揭示标题内涵。 ④首尾呼应(与上文呼应),结构完整。 4.主题、读者

①反映怎样的社会本质,揭示小说主题,深化主题思想。具有象征暗示作用。增强故

事 的悲剧效果(文学色彩),引发读者的思考。

三、鉴赏环境描写的手法 1.从描写的技巧的角度

(1)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 (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 2.从修辞角度: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 3.从写景的角度

(1)感觉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 (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 (3)写景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由外到内等。 【设问方式】

a小说中某段景物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b从写景顺序及写景技法角度赏析某段。 C某某句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景的?

四、分析小说语言特色

1.语体特色

语言口语化,多用口语;使用方言,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味);使用文言词汇、句式;简练准确,富有意蕴。 2.用词及句式特点

多用短句,或使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等),或整散结合;使用叠音词等;叙述简洁;描写生动具体。

5

3.人物语言

符合人物身份,揭示人物心理,体现人物个性(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4.整体特点(语言风格)

平实朴素,通俗易懂,质朴自然,活泼清新,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简洁明快,凝练典雅,含蓄隽永,沉重冷峻,散文化的语言,辛辣讽刺,幽默夸张,寓庄于谐等。

五、分析与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熟悉五大误设类型

1.情节误设:曲解某一情节作用,颠倒情节顺序或夸大某个情节。 2.人物形象误设:对人物性格特点的错误解说。

3.环境误设:对环境特点、作用及描写的特点进行错误理解分析。 4.艺术技巧和语言误设

是指选项对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描写环境等方面所用手法技巧的判定或解说错误;对小说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特点、风格、作用的判定或解说错误。 5.主旨(情感)误设

是指对小说的主旨(情感)曲解或拔高,甚至无中生有。

六、小说探究

一、主题意蕴探究:分析小说主题思想(评价人物形象的意义) 1.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

2.通过人物命运发展或故事情节,反应某种社会现状,揭示怎样的社会现实,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

3. 借助人物形象或故事,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表现作者对······的赞美、同情、反思或批判;寄托作者的审美追求、理想愿望;反映某种生活哲理,给人们怎样的启示与教育) 示例一:《风雪夜归》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记叙、描写主人公在风雪弥漫、气候寒冷的冬夜因晚归而担心无人开门的情景,借助小说富有寓意的结尾——门原来是开着的,表达出天冷人暖的人情美。同时通过人物最后勇敢地敲门的举动,以及人物对自己现实婚姻的担忧,也揭示出,生活中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永远不会将我们拒之门外的道理。 二、标题意蕴探究: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含义) 1、修辞特点:双关、比喻、象征等。

2、小说标题的含义有双关义、比喻义、指代义、象征义等,注意其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标题含义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a、针对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 B、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 C、联系创作意图、主题。 示例1:小说《审丑》,一“审丑”为标题,意蕴丰富。(《伴你学》21页) A、一语双关。(手法)

B、审丑是绘画原则,老人是审丑对象。(情节人物) C、老人外貌丑陋,但隐藏着对孙子付出的纯朴的心。(人物形象、主题) D、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形象、主题) 示例2:小说《命系悬壶》,从全文看,“命系悬壶”有怎样的含义?(《同步练习》42页) A、古镇人们把性命维系在姚五身上。 B、行医是姚五安身立命的依靠。

C、暗示姚五性命与行医息息相关,救治无数无钱治病的人,也因此吃了太多的斑鸪而丧命。 示例3:“绝盗”

A、设计的局绝B、偷盗的人绝c、案件始终未破,成为绝案。 示例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同步练习》75页) A、是爷爷一生奋斗最后留给我的物质财富。

B、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要争气,是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6

三、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

【小说拟题技巧】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 会 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 1、修辞特点:双关、隐喻、对比、象征等意义。

表达特点: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凝练含蓄,幽默风趣等。 2、情节构思上的作用

A、设置悬念b线索作用c暗示情节发展,是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主要情节或事件) D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3、人物形象

A交代主要人物B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C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 4、小说主旨、创作意图

A、揭示小说主题,增强悲剧色彩,奠定感情基调,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对比作用。 5、环境角度分析:交代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提供典型环境。 6、读者角度: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示例一:阅读小说《祝福》,思考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好处?(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环境、手法等角度思考分析) (1)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祝福”是小说的一条明线,作者围绕着鲁镇的三次祝福,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作者围绕“祝福”这一特定的事件,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淳朴、笃信封建迷信、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悲剧人物。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淳朴,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3)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暗含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在鲁镇热热闹闹的祝福声中,善良、勤劳、淳朴备受打击的祥林嫂却悲惨的死去,这揭示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的罪恶,有利地表达了小说反封建这一主题。

(4)从环境角度分析: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营造典型的社会环境。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是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最为集中表现的时刻,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最为典型的表现时候,也是人们心中封建意识最为强烈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一一展示给读者

示例二: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情节人物) ②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读者) 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主题)

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艺术特色)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