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1a00c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a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掌握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导火索”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形成

(1)三国同盟:1882年,由 、 和 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2)三国协约: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 、 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2.影响:欧洲两大 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列强争夺焦点:集中在 。

2.导火索: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战争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 宣战。 4.意大利参战:意大利参加 一方作战。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进程

(1)战场:战争最初集中在 战场,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2)转折:1916年的 ,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3)1917年形势:交战各国都已精疲力竭。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 一方的力量。俄国爆发 ,不久,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 的失败而结束。 2.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

3.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 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如何评价萨拉热窝事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战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几乎同样激动地说出了相似的话。德国主张:“我们必须彻底征服法国,使他永远

1

不再能够挡住我们的路。”英国外交官写道:“我们读到的尽是那些一味鼓吹打仗的文章,战争影响到所有的人。”英国、法国认为:“德国军国主义是橄榄枝上的肿瘤。”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900万军人牺牲在战场上,大约1000万平民在战争中饿死或病死。战争后期,一位女大学生写道,“只有邪恶和邪恶的化身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宰”“荣耀、光荣、勇敢或神圣等字眼变得可憎”。为了应付战争开支,俄国沙皇政府大借外债,许多城市发生饥荒。1917年3月,俄国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课堂练习

1.战争的爆发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闪击波兰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凡尔登战役 D.美国对德宣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约十五亿人卷入战争,死伤人数三千多万,它对人类造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害。在该战争过程中,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却加入对方军事集团的国家是( )

A.德国 B.奥匈帝国 C.法国 D.意大利

4.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来克星顿枪声 C.纳西比战役 D.滑铁卢战役

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这一表格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持续4年多 时间 参与30多个 国家 死伤3 000多万 2

人数

经济3 400多亿损失 美元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四、达标检测

1.下面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1.3 4.6 1.9 8.1 业增长速度(%) 1913年工业产量3 2 4 1 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1 4 2 5 积所占位次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轴心国集团形成

3.“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 )

A.亚历山大东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美国独立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 )

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5.“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亿人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参战各国共死伤达3 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 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3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③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二 为了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黑板报中出示了这样一个讨论话题: 小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小红: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1)材料一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2)请你也参加讨论: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呼吁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1.(1)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2)法国 俄国 2.军事集团 (二)1.巴尔干地区 2.萨拉热窝事件 3.塞尔维亚 4.协约国

(三)1.(1)欧洲 (2)凡尔登战役 (3)协约国 十月革命 (4)同盟国 2.帝国主义战争 3.欧洲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