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路高边坡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观光路高边坡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013b639b6648d7c1c746dd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q2=0.35×1/3=0.117 kN/m; 活荷载标准值:q3=2.5×1/3 =0.833kN/m;

均布荷截设计值:q=1.2×(0.038+0.117)+1.4×0.833=1.352kN/m;

5.2.3.3.2 抗弯强度计算:

均布荷载产生的最大弯矩为:M=ql2/8

=1.352×22/8=0.676kN.m σ=M/W=0.676×10/5080=133.07N/mm<205N/mm 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公式为:ω=5ql4/(384EI)

其中q为标准值,即0.038+0.117+0.833=0.988kN/m,代入公式得 ω=5×0.988×20004/(384×2.06×105×121900) =8.2mm<10mm 满足要求。

5.2.3.4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 0.038×1=0.038 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 = 0.038×2.5×3/2=0.1425 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 = 0.35×2×1/2=0.35 kN; 活荷载标准值: Q = 2.5×2×1/2 =2.5 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38+0.1425+0.35)+1.4×2.5=4.1366 kN;

6

2

2

R < 6.40 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2.3.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1.2(NG1K+NG2K)+1.4NQK,在本脚手架工程中,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596kN/m,则NG1K=0.1596×16×21/2+2.5×0.038×16/1.5=4.624kN

NG2K为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重力,主要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产生的重力,具体为:

NG2K=0.35×1×(2+0.3)/2+0.14×1/2+0.04×16×2 =1.3725kN NQK=2.5×1×2/2=2.5kN

N=1.2(4.624+1.3725)+1.4×2.5=10.696kN

由于本工程脚手架为1:1倾斜式脚手架,以上构件及活载产生的作用力可分解为立杆的轴向力及水平方向作用力。

其中轴向力为N轴=N/2=10.696/1.414=7.564kN 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 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μ=1.8;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0 = k×μ×h 确定 :L0 = 3.1185m; 长细比 L0/i =197;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 L0/i 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φ= 0.186; 立杆净截面面积 : A = 4.89 cm;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σ=7564/(0.186×489)=83.16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83.16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5.3 锚杆、预应力锚索、钢筋砼格构梁及梁格内喷混植生绿化施工

边坡采用锚拉框架梁的支护型式。框架梁节点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或非预应力锚杆。

2

1/2

1/2

框架梁平面布置形状为正方形。锚拉框架梁施工与同级坡开挖修坡同时进行,土方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相应锚杆标高以下50cm,分段开挖长度不应大于50m。待上一排锚索框架梁的强度达到70%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

5.3.1 锚杆施工

5.3.1.1 施工工序为:整修边坡→刻槽→锚杆钻孔和注浆→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安装→浇注砼、养护。其中,刻槽深度为0.25m。

如遇到石方,则需用风镐破除,必要时进行爆破施工。爆破时应严格注意安全,严格控制装药量,要正确计算安全距离,当遇大风天,顺风方向安全距离还应加大。爆破时还应对孔口及临近设施、设备进行防护、覆盖。

5.3.1.2非预应力锚杆施工

(1)、 锚杆施工前应对坡面进行人工修坡平整,清除坡面松散的岩土体。 (2)、 锚杆锚筋制作时应先除锈,在锚杆端头2m长度范围内表面涂防锈环氧保护漆,采用沥青纤坡布缠裹不小于二层。按锚杆锚筋前进方向距端头1.0m处设一个托架,中间每隔1.5m设置一个托架,托架采用 Φ6钢筋(如图2),注浆管管头用胶带封闭,安设在对中支架的一侧,用细铁丝绑扎,且管头比锚断少50-100mm。

图2 锚杆托架图

(3)、 锚杆按设计需要焊接的,采用双面搭接,焊接长度不少于8d。

(4)、 锚杆采用风动潜孔钻机成孔,孔位和孔深允许偏差±50mm,成孔倾角15度,倾斜度允许偏差±5%,成孔直径100mm。

(5)、 锚杆钢筋放入锚孔前应检查钢筋质量与长度,钢筋长必须与孔深相符,安放时要防止杆体弯曲、扭压,不得损坏注浆管和对中支架。钢筋插入深度不少于锚杆设计长度的95%,钢筋外露孔口长度控制在15~30cm。锚固时应注意锚杆清洁,如钢筋在搬运过程中沾泥太多,必须清洗后再下。

(6)、 锚杆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所用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R水泥,水灰比0.45~

0.50,必要时宜适量加入速凝剂、膨胀剂等添加剂。

(7)、 锚杆采用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宜为0.5~0.8Mpa,注浆必须密实饱满,水泥凝固后要及时二次孔口补浆。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00mm处,浆液应搅拌均匀,并做到随搅随用,且必须在初凝前用完。

(8)、 待格构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锚杆头顶部纵向向上弯起锚固在格构梁中,弯起长度40d。

5.3.1.3 预应力锚索施工

(1)、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定好孔位,做出标记,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大于100mm,钻孔选用风动潜孔钻机,成孔结束后,孔深超设计长度0.5米,用高压风将孔中的泥尘和碎屑清除干净,保证预应力束体能顺利地放入孔中。

(2)、锚索制作加工

1)、经检验合格后的钢绞线方能下料加工,下料长度按照设计图弯道曲线要素计算确定,并考虑锚夹具、千斤顶及预留工作长度。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筋切断机或砂轮切割机截断,不得使用电弧或气割,钢绞线切割时,先将钢绞线拉到需要的长度,切口两端50mm处用铅丝绑扎,以免切割后钢丝松散,然后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

3)、锚束组装前保证平直,消除油渍与铁锈,编束时先以18#铁丝以∞将钢绞线绑扎成一排,铁丝间距50cm一道,然后将钢绞线卷成一束,用8#铁丝每200cm绑扎一道。每7根钢绞线编为一束,每孔4束,按锚索前进方向距端头0.5m处设一个托架,中间每隔1.5m设置一个托架,托架采用环型带孔铁片(如图3),搬运时禁止与场地内的电焊机接触,防止钢绞线被打火。

图3 锚索托架图 (3)、放置锚索

编好的锚索运到现场后,全面检查注浆塑料管是否完好。放入孔内后,使锚杆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