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重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重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663fbab0717fd5360cdcb1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一、人的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

正常和异常是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个体形成群体 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有异常心理活动的个体并不是心理活动完全异常 异常部分经过系统治疗可以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 二、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 妄想

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并非由于抑郁和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紧张症性行为

变态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变态心理的定义;变态心理的发生、种类、基本性质和特点;影响因素等 与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相同,但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注重机制和性质;精神病学注重预防、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预防和康复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1、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二五三(二个命题、五个推断、三个原因) (1)两个基本命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五个推断

力必多——心理活动的动力是生物本能 性心理发展在力必多驱动下经历三个阶段 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快乐、现实、道德) 三我冲突产生焦虑;自我防止焦虑的能力是防御机制 三个原因 固着;焦虑体验;压抑非理性冲动 2、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巴甫洛夫通过动物试验—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病理机制—临床病人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他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由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 行为主义心理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

动物实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潜能”概念,认为潜能的性质和特点——趋向完美;而心理异常是潜能趋向完美的特征受到阻碍,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根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即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存在——个体的自由、独立性,人的根本意义;责任——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人类社会。存在与责任的对立——存在焦虑(基本焦虑)产生。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适应环境;人际交往;认识世界。丧失以上功能,就是异常。 二、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1、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提出) (1)医学标准

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纳入医学范畴 关键是找到脑部病理生理变化

行为异常是疾病的症状,病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2)统计学标准 心理特征正态分布

1

关键是偏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程度 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平均数而言的 多以心理测量为工具 标准的普遍性是相对的

偏离常态并不一定被当作异常 有些特征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 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制约 (3)内省经验标准

一是病人内省经验;二是观察者内省经验

缺点:具有很大主观性,不同的观察者经验不同标准会不同 (4)社会适应标准

是否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2、心理学区分原则(郭念锋提出)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正常心理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两个包含在此原则下的精神障碍临床标准

一是自知力。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 二是现实检验能力。认知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是判断主客观是否统一的前提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各种心理过程协调一致,形成统一体;心理过程一致性破坏,表现出异常状态 凡是倒错,都是内在不协调。 (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情况下,人格稳定性破坏提示心理活动出现了问题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病状 一、了解症状的目的

精神科医生——诊断、治疗 心理咨询师——鉴别

二、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首先是辅助性的;其次,是有条件的

经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主要目标是社会功能康复和预防复发 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三、感知障碍 1、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对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感觉阈限病理性下降 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 (2)感觉减退

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感觉阈限病理性增高

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3)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脑外伤综合症 2、知觉障碍 (1)错觉

正常人也有错觉,但不是坚信不移;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正常人有想像性幻觉,但不是坚信不移;病理性幻觉是坚信不移。 A、根据感受器官——听、视、嗅、味、触、内脏性

幻听——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其中言语性幻听:命令性、评论性、争论性,还有幻听非言语性。

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2

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颞叶癫痫或肿瘤 幻味——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躯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B、根据体验来源——真性、假性

真性幻觉——幻觉形象不仅位于外部空间,而且直接通过本人的器官获得;病人常坚信不移,并有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假性幻觉——形象一般轮廓不清、不够鲜明生动;形象不是通过感官获得,也不位于外部空间,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与人脑内;多见于意识清晰状态的病人,较真性幻觉少见 C、根据特殊条件——功能性、思维鸣响、心因性

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互不融合(叠加);而且坚信不移。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思维鸣响——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千万别当成思维障碍)

心因性幻觉——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病等。属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般过半个月、一个月就好了。 3、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分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两部分 (一)思维形式障碍 1、联想障碍

(1)思维奔逸——兴奋性的,思维活动量增加和联想速度加快。患者自述“脑子转得快”。症状严重时会夹杂“意联”“音联”,谈话内容会随境转移。 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思维迟缓——抑制性的,思维活动缓慢、联想困难、思考吃力、反应迟钝,自述“脑子不灵” 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3)思维贫乏——内容空虚、词汇贫乏、无明确应答性反应,但语速并不减慢,“没什么可说的”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症状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联想松弛、内容涣散,给人感觉“答非所问”,与之交谈困难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5)破裂性思维——意识清楚状态下的联想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也称“语词杂拌”

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

(6)思维不连贯——症状类似于破裂性思维,但存在意识障碍 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和明显外界干扰时的思维过程短暂中断,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插入——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被插入的主题明显不自主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被夺——突然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力掠夺,被掠夺的主题明显不自主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非意愿的思潮大量强制性涌现,思维完全不受自己意愿支配 思维云集与思维插入、思维被夺的区别:后者,患者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前者,患者的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支配。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理性赘述——谈话过程有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自认为必不可少 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思维逻辑障碍

(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正常人的象征性思维是约定俗成,可理解的;思维逻辑障碍时,主动用普通概念或动作表示特殊含义,不是约定俗成,与现实混淆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语词新作—自己创造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特殊含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坚持己见,不可说服

3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特点: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结论; 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 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A种类——按内容划分

(1)关系妄想——把实际与己无关的事情认为有关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有人对他监视、打击、陷害、投毒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3)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和平常举动与己有关,且有特殊含义,较抽象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4)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

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自罪妄想(罪恶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 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6)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患严重躯体疾病,反复医学验证不能纠正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精神障碍 (7)嫉妒妄想—坚信配偶不忠,想方设法找证据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 (8)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内心被披露感(被洞悉感)—认为内心想法或隐私未经言语文字表达别人就知道了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物理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不能自主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B种类——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

(1)原发性妄想——突发、内容难理解 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突发性妄想:妄想产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 妄想知觉: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予妄想性意义 妄想心境:突然对熟悉环境有不祥感

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绪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外一种妄想 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2、强迫观念—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明知不必要甚至荒谬,但无法摆脱,因而痛苦

种类: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常伴随强迫动作 要注意与强制性思维鉴别: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常有一定事实基础,但片面,有强 烈感情色彩,不能自拔,影响行为 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 五、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

1、注意减弱——兴奋性减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影响记忆力 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致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 2、注意狭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

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者 (二)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

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远、近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病变 遗忘

顺行性遗忘——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老年痴呆属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