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cap热处理认证 测温指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Nadcap热处理认证 测温指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4c932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8

在实际的数据图中很容易识别最高和最低温度点和应用校正因子到这两个数据点,而不是整个表。没有必要从测温图表重新输入所有的数据点。

允许补偿炉子控制设定点的中心均匀性只要它不超过表6或7的极限。测温均匀性的补偿数据可以用到热处理零件的“中心”温度。 温度均匀性测温频率的要求列于表8和9。

AMS 2750D 第3.5部分包含温度均匀性及审查的详细的规定。关键领域的一些应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常见问题解答链接

第3.5部分-温度均匀性测温仪器的修正系数的应用。常见问题链接

第3.5.2段 –陈述了合格工作温度范围的概念,并告诉你如何处理可能有多个合格的工作温度范围的炉子,因此基于温度均匀性测温有多个不同炉子的分类。

第3.5.3段和第3.5.4段- AMS2750新特点。它们包含一部分名单:

A)炉的修改,必须进行初始温度均匀性测温

B)炉子修复,没有必要进行初始温度均匀性测温。 本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的修改应炉都必须文本记录,质量保证组织负责作出确定是否在初始温度均匀性测温的基础上作出的修改和特殊炉子的配置。”

第3.5.5段 -要求在合格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最低和最高的温度进行初始的温度均匀性测温是,两者间的间隔温度不超过600℉(335℃)。常见问题解答链接

第3.5.6段 给出了在合格温度工作范围的任何温度进行定期测温。增加的温度必须确保任何两个相邻的测温温度不大于600℉(335℃)。此外,在每年至少一次定期测温是在合格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最低和最高温度。

注:版本C没有要求在最低温度进行定期测温并允许定期测温的最高温度在合格工作温度范围的100℉,但高于2000℉的定期温度不作要求。

注:从华氏温度到摄氏温度的转换这个例子可能有输入误差,不应视为理所当然。这温度值仅是例子而已,而不是硬性要求。 第3.5.7段 测温频率必须符合表8或表9的规定

第3.5.7.1段 规定了基于仪器类型和要求历史测温成功次数来减少测温的频率。此外,文件预防性维护程序应有效。常见问题链接

第3.5.8段 –在温度均匀性测温期间炉子使用的参数除了第3.5.9,3.5.10,3.5.11和3.5.12段概述的应反映炉与设备生产的正常运转。

第3.5.10段 -这里与AMS 2750C中有所不同。可以在实际生产负荷,模拟生产负荷,料架,或空炉进行温度均匀性测温。在初始温度均匀性测温一旦建立炉子的测温方法,接下来的测温必须按照同样的方法。如果改变了已建立的方法,必须进行初始温度均匀性测温来验证修订方法有效。

13

第3.5.10.1段 -如果温度均匀性测温为空炉或有料架,如果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被连接到或进入散热器,该散热器厚度应: A)不超过0.5英寸(13毫米),和

B)不超过该炉正在热处理材料的最薄厚度。散热片材料应具有最高温度高温热导率与炉子热处理主要材料一致。常见问题链接

第3.5.10.2段 当进行负载温度均匀性测温,且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连接到模拟产品或部件,负载应代表通常热处理材料的厚度。常见问题链接 第3.5.11段 温度均匀性测温的炉内空气应与正常生产的空气一致 。用于要求炉内气体的热处理的炉子能够污染测温传感器(即渗碳,渗氮,吸热和放热)或可能危及安全的气体(即含有氢或氨)测温为空气或惰性气体的气氛。 第3.5.12段--在真空炉温度均匀性测温期间炉子的真空水平必须为用于生产最低的运行真空水平,但必须不小于1 微Hg(1X10-3 托,或1.3 X10-3毫巴)。

第3.5.13.3段 温度均匀性测温数据收集:相比AMS 2750C本条有许多变化。请认真审查。常见问题链接

第3.5.13.3.1段 -数据收集之前开始第一炉或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接触每个测温温度较低的极限,以至能够检测到任何炉子或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超过最高温度均匀性公差。如果炉子稳定,炉内测温负载或机架加载就开始数据收集。

第3.5.13.3.2段一旦数据收集开始,所有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的至少一组设定的每两分钟读一次频率读数温度数据应记录。按照仪器类型(见3.3)的要求的炉子传感器的数据应记为如下:(传感器:其唯一功能是过温度保护不需要记录)。常见问题链接

a)如果生产中的温度记录数据正常间隔为两分钟或更少,或者在模拟录记录机的情况是连续,手工记录的数据间隔应为报两分钟。

b)如果在正常生产中的记录温度数据的间隔大于2分钟,数据应按正常生产的频率记录,但是否温度数据记录为手动或自动,在任何情况下炉子传感器记录的频率间隔不超过6分钟。

注:由于第3.2.3部分要求数字测温仪表,这也意味着记录测温仪表,如温度均匀度测温(TUS)使用的仪表也必须是数字。

第3.5.13.4段 –在盐浴槽中温度均匀性测温代替探测的方法等。问题链接

第3.5.14段-在连续或半连续炉子内进行温度均匀性测温的要求,无论是容量法,或平面法,数据收集与这些方法有关的相关。常见问题链接

第3.5.15段 -在连续或半连续炉子内进行温度均匀性测温的替代方法,包括探测方法和使用机械性能的来代替温度均匀性测温代。

第3.5.16段是AMS 2750D另一种新的特点,是对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故障的规定:在工作区域角落位置不允许有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的故障。临时条件

14

如短接或松散连接,正常读出温度恢复不认为是有故障的热电偶。温度均匀性测温中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的毁灭性故障(除在一个角落的位置)时不能致使整个测温失败,除非:常见问题链接

A)两个相邻的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失效或

B)在温度均匀性测温传感器故障的数量超过了以下:

3至9个传感器测温必须都不发生故障

10至16个传感器测温允许1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17至23个传感器测温允许2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24至39个传感器测温允许3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40及以上传感器测温允许不超过10%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对测温温度为2000℉(1093℃)和以上

3至5个传感器测温必须都不发生故障

6至9个传感器测温允许1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10至16个传感器测温允许2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17至23个传感器测温允许3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24至39个传感器测温允许4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40及以上传感器测温允许不超过10%个传感器发生故障

第3.5.18 段 当炉子的最热和最冷的温度位置发生变化(基于最近的温度均匀性测温的最终读数),对A和C型仪器记录传感器的位置可能需要炉内移动以反映工作区内新的最热和最冷的位置。如果所有按照炉子类型测温的温度均匀性不超过最高温度均匀性公差的一半,或者当前记录点的测量温度与各自最高和最低温度测量区域的实际温度之差小于炉子类型的系统精度测温的公差,那么这些传感器不需要重新定位。

第3.5.19部分 -温度均匀性测温在一个温度失败,但通过在另一 温度。常见问题链接

第3.5.19.1.1段 -对测温设备减少频率,温度均匀性测温的失败导致测温频率恢复到最初的表8或9指定测温频率。频率不得减少,直到连续完成表8或9指定的成功测温次数。

第3.5.19.1.2段 -如果纠正措施的形式是的调整(抵消)测温失败的控制仪表,应该怎么去做。

第3.5.21段 -温度均匀性的测温报告必须包含明确的项目清单,以及向 温度均匀性测温报告补充其他的信息。

第3.5.22 段 在本版本发布前按照AMS 2750C第3.4.2部分的测温,可以被视为等同于按照合格炉子目的的测温(1)免除初始温度均匀性测温或(2)降低定期温度均匀性测温的频率。

第3.6段 对实验室炉用于反应热处理测温材料规范的特殊要求。

第3.7.1段 所有的校准和测温记录,包括感应器,标准单元和仪器,系统精度测温和温度均匀性进行测温,包括任何测温或测温故障须供检查和保持不低于

15

5年(或按照客户要求,以较高者为准)。

第3.7.2段 记录传感器,标准单元,和仪表的校准应溯源至NIST的或等效的国家标准。

第六部分 质量保证条款

对于质量保证体系,我的义务是什么?

第4.1段 –加工者应对所有要求的性能符合本条规定的所有要求负责。买方有权利见证任何试验或或此处的校准,以确保加工符合规定要求的,但这种见证不得阻碍设施的运营。

第4.1.1段 -国家,任何仪器/传感器/测温不符合这些要求,或已超出其允许的试验间隔包括适用的延伸间隔期(见表10),应考虑退出服务。

第4.1.1.1段 -纠正措施应文本记录,包括引进的仪器/传感器/测温。

第4.2段 –如果发生测温失败或超出公差范围情况,应该评估在不符合加工的产品可能造成的影响自最后一次成功相应的测温和记录。评价应按照既定的材料审查程序作记录。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记录和保留档案。当材料加工条件偏离规范要求应通知买方。

第4.2.1段 -应符合相应的测温需要证明适当的纠正措施有效。 表1常见问题链接

表3常见问题友情链接 表5常见问题友情链接 表6常见问题友情链接

表7常见问题解答链接

表10个常见问题链接 相关问题解答链接

第七部分 定义

这些条款是什么意思?

AMS 2750D第8部分有约75条测温条款和规范和一般的测温有它们的定义。返回

第8.2.28段“测量连接处”:热电偶结合的区域来完成测量电路,它是用来衡量一个未知的温度。它也被称为热连接处。常见问题链接

第8.2.32 段非一次性热电偶:未包覆织物或塑料绝缘体的热电偶。第一类是在裸热电偶丝上包覆陶瓷绝缘体,有时为了稳定和保护插入到管子里。第二类包括一个热电偶线,矿物绝缘和金属护套压缩到一个小直径组合。因此,所得热电偶在鞘材料的温度范围具有保护性,灵活性,可无绝缘条件下多次使用。 常见问题链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