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以及前景 正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以及前景 正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9626119fc4ffe473368ab15

部公布的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370亿美元,继续位列各国及地区之首,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3.中美经贸关系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对华贸易成为美国经济健康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据牛津经济预测模型分析,中国入市后中美贸易联系的加

强,为2005年美国GDP提供了0.5%的增长,2010年已经超过了0.7%的增长。

4.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物美价廉有效减缓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低成本商品的进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证明了这一点。据美国国会经济研究估计,每年来至中国的进口商品给美国居民带来福利近1500亿美元,,相当于其每个家庭每年获得2000美元额外收入。

5.对华经贸有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其就业整体增长。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服务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华贸易和投资推动了美就业向服务转移。2002-2005年,美国服务业就业机会平均增加124万人,带动就业总量平均增长110万人。

6.美国企业在华盈利丰厚。据摩根斯坦利公司估计,2004年美国企业从对华贸易中赚取至少600亿美元,约占标准普尔500家公司利润的10%

7.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中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为其提供低息资金,从而压低美长期利率,刺激美经济的、扩张尽管自2004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5次提息,但美资本市场的长期利率却维持较低水平,甚至一度出现收益率曲线倒挂的现象,国内融资环境宽松。

(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敏感点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从未间断,主要原因是与双方贸易不平衡有关,美国总认为中美贸易中方是顺差,美方是逆差,且彼此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使中美贸易纠纷不断加剧,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1.美方高估对华贸易逆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中美贸易有了较快发展,近几年有了大的发展,随之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就有了明显的增幅。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美贸易额为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对美出口2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从美国进口69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贸易顺差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008年中方统计的差额为1708.6 亿美元,其中中方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 ,进口814.4亿美元,按美国商务部统计是2663.3亿美元,出口是714.6美元,进口3377.9美元,中美统计数字分歧954.7 美元; 2009年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

第3页(共13页)

亿美元,下降15.4%。 从这些确切的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的顺差也好,美国的逆差也好,都是一个变数。2010年1月又比2009年12月下降6.6%,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但美国商务部对华统计的出口额不包括对香港的出口额,而在统计来至中国的进口贸易额时却包括了香港地区的进口贸易额。

如果将2001-2006年美国每年对香港地区的出口额记入当年对华出口额中,那么美对华贸易逆差每年平均减少越166.6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中美贸易中的顺差和逆差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的。

2.加工贸易对逆差的影响。加工贸易是中美两国主要贸易的形式,从近八年来看,2003年-2010年,虽然中国对美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态势(图二),由于2003年为67.5%下降到2010年的52.8%,但其份额仍大于中美贸易与其他贸易之和,也就是说中美加工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对于两国贸易的差额具有很大的影响。

图1.1中国2003年-2010年对美加工贸易在对美贸易中的比重

2003年-2010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额(左单位:亿美元)及其在中美贸易顺差中比列(右单位:%)

图1.2 2003年-2010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

第4页(共13页)

从图二右数据看,除2006年外,其他年份中美加工贸易顺差额在中美贸易总额中的比例都在80.0%左右,而中美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顺差对于2006年,加工贸易方面的顺差还大于中美贸易总顺差,这说明该年中国对美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这部分逆差由加工贸易部分填补,但结果仍是中国在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而且数额庞大。通过对表二表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美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反之,美国就面临着中国巨额的贸易逆差。

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第二阶段(1986年-1991年)开始,加工贸易高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东亚工业园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第三阶段开始(1992-1995),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对中国直接投资,将一些制造加工工序已经成熟的产业直接转移到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到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79.6%,加工贸易出口额占进口额保持在40%左右。

加工贸易改变了亚太地区的贸易地理方向,一方面东南亚主要工业国和地区对美国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贸易平衡状况,日本从1989年到2006年,对美贸易顺差总体上是上升的趋势,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徘徊在400-890亿美元之间。而台湾省和韩国在18年间,对美贸易顺差一直没有突破200亿。

另一方面,台湾,日本,韩国等对中国的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从2000年开始,日本对华贸易顺差迅速上升,到2006年达到240亿美元。而台湾省和韩国对华贸易顺差在2006年则分别突破了66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对华贸易顺差的地区还包括东盟,近年来持续增长,顺差保持在180-200亿美元左右。

导致这种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企业从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配件进行加工,然后将制成品从中国出口到主要的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最后全部都统计为中国的出口额。因此,如果中国在原产地规则上提高提高国内成分要求,或者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加工工序标准,那么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会有所降低。

3.服务贸易统计对逆差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双边贸易中,中方处于顺差地位,但仔细分析发现,中方的贸易顺差主要发生在货物贸易中,而服务贸易则处于逆差地位。这种不合理的对美贸易结构,会影响我国贸易的健康发展,进而会对GDP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

第5页(共13页)

美国每年统计的中美贸易额只包括货物Merchandise Trade部分,并不包括服务贸易。美国商务部经济调查局报告显示,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正在逐步扩大,仅跨境贸易部分,自2000年以来,顺差额一直在20亿美元左右,2005年达到了25.7亿美元。需注意的是,跨境贸易并不包括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如果按照FATS统计,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额会更高。以2003年为例,美国按照FATS计算的全球服务贸易销售额达到4770亿美元,而根据BOP计算出的服务出口只有2920亿美元,因此,2003年FATS反应出的服务销售额是BOP反映的1.6倍。相应地,如果将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计算在内,那么中美贸易逆差也会有所减少。

(二)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大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中美贸易摩擦不时发生,2009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随后,美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在现行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关税。

2011年12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

(三)美对华贸易的连续性和现实性

自中美两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恢复经济贸易关系以来,美对华贸易政策发生过多次变化,贸易纷争似乎成了中美关系中永无休止的话题和挥之不去的阴影。中美建立贸易关系初期,美对华贸易政策主要以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为主,扩大美对华纺织品的配额范围,同时对其他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等限制措施也不断增加。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美国在加大对中国产品进口限制的同时,要求中国开放国内市场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不仅强调要求中国扩大市场准

第6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