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级别管理SLM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服务级别管理SLM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942052ded630b1c59eeb5ac

服务级别管理 (上)

金涛 方乐 科索路咨询

SLM介绍

“服务级别管理”是指企业在可以接受的成本条件下,就IT服务的质量所做出的包括谈判、定义、评估、管理、改进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一个组织里,进行服务级别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组织需要利用IT服务来支持业务的发展,而IT服务则需要SLM来保证其服务有效:SLM能够定义IT服务的级别,建立服务水平监督体系,来保证服务达到规定的水平等级,即使服务失败,也可以正确分析原因,帮助公司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

目前,人们往往认为SLM只在大型组织里才有效,这是错误的。当然,当客户需要提供的服务涉及面比较广而且比较复杂时SLM将能显著降低服务风险,保证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特殊的业务需求,确保服务能够跟随顾客业务的转变及时转变,并提高服务的成本效益。但是在事实上,任何组织,只要它需要给客户提供服务,需要对员工、企业资源、以及财务进行管理,SLM都能发挥其作用,促使组织提供优质服务。只不过在小型组织里,由于规模的限制,公司所需的SLM流程复杂程度较小,SLM流程可能与诸如变更管理之类的流程融合在一起,不再需要有专人来负责罢了。

服务级别管理定义、匹配、存档和管理客户要求的各个级别的服务。服务级别管理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活动: ? 供求双方就“服务需求”以及“用户期望服务特性”达成协议 ? 制定相关的衡量标准和信息汇报方式,包括服务水平目标、所需资源和服务成本等 ? 与其他服务管理流程之间进行协作 ? 成本管理,对相关IT服务的开销进行成本论证 ? 对服务水平进行定期回顾,根据情况对服务内容进行必要的改变;如果服务需要进行改

变,或者出现问题需要解决,还要认真衡量相应的成本和工作量

最主要的是,服务级别管理建立了一个管理框架来约束服务提供者和顾客,它鼓励双方达成一种默契,认为双方都对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这样做可以增强对客户业务的理解,使工作量和服务特性能够及时做出合理的改变,同时为与顾客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提供条件,这些都是IT服务良好质量的保证。

SLM的收益

综上所述,公司实施SLM所能带来的明显的好处包括: ? 在很多组织里,一个高效的SLM流程往往是组织吸引客户的主要竞争优势 ? 拥有高效的SLM将意味着一个组织能够更好地提供客户满意度,保留现有客户 ? SLM可以帮助客户认真地考虑、记录并定义自己的真实需求 ? SLM能给服务提供商提供一些关键的管理信息以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从而保证服务

提供商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负责的服务

? ? ?

SLM能够保证服务提供商提供符合客户需要的服务 SLM能够使第三方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 其他的好处包括: ? 使服务目标、业务优先级、服务影响和服务成本都能很好的被理解,存档并实施 ? 明确客户和服务提供商双方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 更好地定义服务的价值 ? 服务的质量能够被监控并能够被鉴定 ? 为对服务进行比较和评估提供基础 ? 为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基础

SLM与ITIL流程

服务级别管理是ITIL中提供的十大关键管理流程之一。它与其他的管理的流程紧密结合。下图是服务级别管理和其他管理流程的关系图:

图1:SLM与ITIL流程的关系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IT服务管理的其他流程都是依据服务级别管理的要求来开展的。服务级别协定是依据企业的业务需求来制定的。因此,服务级别管理是IT服务管理的关键所在。在这个层次上,企业业务是需求方,而IT级别管理是满足业务需求的供应方与需求方共同达成的协定。需求方往往是企业内部的客户,供应方往往是企业内部的IT服务部门。同时,从上图还可以看出,所有的服务最终都是由IT基础设施来提供的。在这个层次上,服务级别协议中定义的服务级别是需求,而企业内部和外部的IT基础设施是供应方。因此,从这两个层次可以看出,服务级别管理是企业业务和企业IT基础设施的桥梁,它是业务流

程对服务需求的具体实现描述,也是IT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描述。

SLM的管理过程

服务级别管理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在SLM的实施过程中,服务质量将得到螺旋式上升,下面我们用一张图来表示SLM的管理过程,我们需要认真地进行规划、实施、执行和控制。

图2:SLM管理过程

在SLM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到服务目录(Service Catalogue)、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级别协议)、OLA(Operational Level Agreement,操作级别协议)和UC(Underpinning Contract,支持协议)等关键管理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详细知识我们将在《服务级别管理》下篇中为您介绍。

SLM可能的问题

在SLM实施过程,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一些: ? 如果服务提供商不愿去详细了解客户的业务,那么客户可能就需要反过来去学习和了解

服务提供商的日常术语来和服务提供商洽谈服务细节,这明显不符合客户的利益 ? SLA可能没有把握好重点业务流程,可能没有定期监控和回顾,也可能过于复杂而无

法管理 ? 有些服务种类的水平很难准确地衡量,这样SLA很可能就只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 ? 在SLA中规定的服务水平不切实际(可能在目前的资源水平下根本无法达到)

? ?

有些服务级别水平只考虑了用户的意愿,而缺乏成本分析,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

如果实施SLM后,服务提供者和客户不愿意分享他们在彼此工作流程中的经验,那么这么流程很可能就不会有什么进步效果

最后要提及的是,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服务级别管理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因为服务级别管理流程的实施过程本身是一个循环滚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服务级别管理贯穿于整个IT服务运作的全过程。另外,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SLM也必须将这两者的动态因素考虑在内。总之一句话,SLM的任务就是要在IT服务质量、客户关系、以及IT服务成本三者之间博弈,以寻找最有利的平衡点。

服务级别管理 (下)

金涛 方乐 科索路咨询

在《服务级别管理》上篇中,我们介绍了服务级别管理的概念、管理过程、与ITIL流程的关系、在ITIL中的地位、以及实施服务级别管理的优缺点,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逐条为您介绍服务级别管理中关键管理要素的详细知识。

服务目录(Service Catalogue)

“服务目录”定义了服务提供商所提供服务的全部种类以及服务目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很可能已经在其他的一些文档比如SLA中被提及,服务目录往往不再单独列出,避免文档的重复。

服务目录是表达客户期望的关键性文档,它应该是公开的,不论是服务提供者还是客户都应该能方便的查阅这些资料,在某些场合下,甚至会有一个专门的内部网站点来完成这项任务。服务目录会利用一些来自质量控制系统的信息和文档,这些质量信息需要进行定期回顾,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客户或者业务的具体需求。

虽然不同的服务提供商对待服务目录以及相关文档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原则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那就是服务目录要避免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冗余,得到妥善的管理,而且要方便查阅。

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

在SLM的管理流程里,服务级别协议SLA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IT服务提供商与其客户之间的一种书面协议,规定了服务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和双方具体的责任,是有效的衡量考核工具。

SLA的重点是个“A”——Agreement,这就是说SLA要建立在双方互相理解,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