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 课时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稳态与环境 第三单元 种群和群落 课时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81d3d1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83

课时检测(三十四)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选择题

1.(2018·江西横峰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选C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不影响死亡率,A错误;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而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B错误;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如有些营养级高的生物的幼体可能成为营养级低的生物的食物,C正确;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由于不同种群分布在不同空间形成的,D错误。

2.下列有关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变 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D.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

解析:选B 土壤盐碱度会影响土壤中生物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A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种群之间往往会为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C正确;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D正确。

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B.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都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物种的丰富度与纬度有关,在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解析:选A 某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错误。人工群落在人的干预下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B正确。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属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均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C正确。一般情况下,纬度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纬度越低,物种丰富度越高,D正确。

4.结合如表所示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种间关系 Ⅰ Ⅱ Ⅲ Ⅳ 物种1 - + + - 物种2 - - + + 物种1、2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物种1生活在物种2的体内或体表 对两物种都有利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注:“+”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A.Ⅰ表示的两个物种之间不会发生共同进化 B.Ⅱ可以表示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关系 C.Ⅲ表示的物种1和物种2只能是消费者 D.Ⅳ关系中物种2比物种1同化的能量多

解析:选B 表中Ⅰ表示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互相抑制,说明二者所需资源相同或相近,为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会促进二者共同进化,A错误;Ⅱ表示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且物种1生活在物种2的体内或体表,为寄生关系,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关系为寄生,B正确;Ⅲ表示的物种1和物种2相互作用对双方均有利,应表示互利共生的关系,大豆、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但大豆不是消费者,C错误;Ⅳ表示物种2以物种1为食,在捕食关系中营养级越低的种群同化量相对越多,所以物种1同化量大于物种2,D错误。

5.如图表示的是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 B.图乙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 C.图丙的三个种群一定形成一条食物链 D.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解析:选D 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竞争、竞争、捕食。草原上狮子和猎豹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故图甲不能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A错误。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图丙的三个种群可能是三个动物种群,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C错误。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D正确。

6.(2018·湘中名校联合体联考)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季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

们的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母螳螂会在交配后将公螳螂吃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题目中母螳螂和公螳螂是捕食关系

B.调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0

D.公园里有的地方螳螂多有的地方螳螂少说明食物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选B 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题中母螳螂和公螳螂属于同一种群,A错误;螳螂虫卵没有活动能力,调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B正确;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C错误;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状况,公园里有的地方螳螂多有的地方螳螂少说明食物会影响种群的空间分布,D错误。

7.(2018·江苏天一中学检测)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解析:选A 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正确。

8.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解析:选B 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于无法知道

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一般来说,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9.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苗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

解析:选B 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B错误。

10.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乱石窑裸地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演替种类相同 B.同一个群落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的群落类型相同 C.杂木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解析:选D 乱石窑裸地上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有土壤、植被等条件,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图分析可知,杂木植物群落在山坡地带和凹谷地带由于环境因素不同,发生不同方向的演替;杂木植物群落向阔叶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图中所示演替过程,无论是哪种,其演替过程中营养结构都越来越复杂,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有机物总量增多。

11.(2018·衡水中学联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宇顺学科组主要研究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水质与水生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水生生态系统对干扰的响应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生生物群落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现象,不存在水平结构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水生生物群落的优势物种可发生改变 D.水生生物群落在自然演替过程中,自我调节能力一般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