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导练课时作业2 《水浒传》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导练课时作业2 《水浒传》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7776821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6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两个公人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拾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拿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行得三四里路程,见一座小酒店在村口。深,冲,超,霸,四人入来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角酒来吃,回些面来打饼。酒保一面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口。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

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

自此,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更歇,那里敢扭他;好便骂,不好便打。两个公人不敢高声,只怕和尚发作。

9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行了两程,讨了一辆车子,林冲上车将息,三个跟着车子行着。 两个公人怀着鬼胎,各自要保性命,只得小心随顺着行。 鲁智深一路买酒买肉将息林冲。 那两个公人也吃。

遇着客店,早歇晚行,都是那两个公人打火做饭。

谁敢不依他?二人暗商量:“我们被这和尚监押定了,明日回去,高太尉必然奈何俺!”

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果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得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干净。”

被智深监押不离,行了十七八日,近沧州只七十里程,一路去都有人家,再无僻静处了。

鲁智深打听得实了,就松林里少歇。

智深对林冲道:“兄弟,此去沧州不远了,前路都有人家,别无僻静去处,洒家已打听实了。俺如今和你分手。异日再得相见。”

鲁智深又取出一二十两银子与林冲;把三二两与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

两个道:“再怎敢!皆是太尉差遣。” 接了银子,却待分手。

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

10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二人答道:“小人头是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

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得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

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

(选自《水浒传》,有删改)

1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陆虞候受高太尉指使收买了董超、薛霸两人,要他们在野猪林把林冲缚在树上,结果了他的性命。

B.林冲听了薛霸的话后,泪如雨下,哀求两位公人“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简直玷污了英雄的形象。

C.从鲁智深暗中跟踪到出手相救,再到一路护送,最后走出野猪林,离沧州不远处,与林冲告别,可以看出花和尚鲁智深想得很周全。

D.因受林冲对两位公人手下留情的影响,鲁智深慷慨大方地给林冲银子外,还把三二两银子给了董超、薛霸。

[解析]A项,陆虞候不可能要他们把林冲缚在树上,结果林冲;B项,“玷污了英雄的形象”不对;D项,强拉因果。

[答案]C

12.用简短词语,概括小说情节发展过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_

[答案]情节:暗中跟踪(林冲遇险、公人行凶、林中休息)→出手相救→酒店款待→路上护送→惩诫公人→沧州话别。

13.结合文本,简述鲁智深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象:①仗义助人:解救林冲,相助银子。②英勇无畏:不怕得罪高太尉。③粗中有细:暗中跟行,探听前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