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桓主编 第9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桓主编 第9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fe80a3f524ccbff12184e9

五、凸轮机构设计

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 和 所夹的锐角。 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 和 两种。 3.在回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

4.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

5.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 。

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根据其端部结构型式,一般有 、 、 等三种型式。

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 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 廓线。

8.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 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d2s9.根据图示的??运动线图,可判断从动件的推程运动是2d?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中,其位移线图是 线,速度线图是 线。

11.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 、 、 等办法来解决。

12.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 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此时,可采用 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13.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 的选择有关。

14.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选择滚子半径的条件是 。

15.在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减小机构压力角,应使从动件导路位置偏置于凸轮回转中心的 侧。

题15图 题20图

16.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应由 来 决定。

17.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 ,而凸轮机构的尺寸越 。 18.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需考虑到 、 ,以及凸轮的实际廓线是否出现变尖和失真等因素。

19.当发现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可采取: ,

等措施加以改进;当采用滚子从动件时,如发现凸轮实际廓线 造成从动件运动规律失真,则应采取 , 等措施加以避免。

20.在许用压力角相同的条件下, 从动件可以得到比 从动件更小的

凸 轮基圆半径。或者说,当基圆半径相同时,从动件正确偏置可以 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

21.试将图a)、b)所示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数值填入括号内。 a)α=( ); b)α=( )。

22.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而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等于 。

23.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有 , , , 。其中 运动规律在行程始末位置有刚性冲击。

24.在凸轮机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 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 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 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

25.用作图法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时,常采用 法。即假设凸轮 ,从动件作 的复合运动。

26.在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基圆半径增大,则其压力角将 ;在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基圆半径增大,则其压力角将 。

27.理论廓线全部外凸的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滚子半径应取为 ;若实际廓线出现尖点,是因为 ;压力角对基圆的影响是 。

2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越 ,但过于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 ,从而使凸轮机构的传动性能变 。

29.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为 。

30.直 动 从 动 件 盘 形 凸 轮 的 轮 廓 形 状 是 由 决 定 的 。

31.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线图如图所示。在凸轮转角 处存在刚性冲击,在 处,存在柔性冲击。

36.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其推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推程廓线所对中心角;其回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回程廓线所对中心角。------------- ( )

37.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

38.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最大值超过许用值时,就必然出现自琐现象。----------------------( )

39.凸轮机构中,滚子从动件使用最多,因为它是三种从动件中的最基本形式。---------------------( )

40.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工作中,其压力角始终不变。------- -------------( ) 41.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凸轮的实际廓线上来度量。-------------------( )

42.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因此,只要将理论 廓线上各点的向径减去滚子半径,便可得到实际轮廓曲线上相应点的向径。-----------------( )

43.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简谐运动,且推程运动角Φ=2π/3,行程为h时,此时从动件位移方程s=h(1-cos(φ/Φ))/2中的π应以2π/3来代换。-------------- ( )

44.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的始点、中点及终点存在柔性冲击。因此,这种运动规律只适用于中速重载的凸轮机构中。--------------------------( )

45.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是指从动件在推程中按等加速运动,而在回程中则按等减速运动,且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

46.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起始点存在刚性冲击,因此常用于低速的凸轮机构中。-----------------------------------( )

47.在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对应的凸轮廓线是一条阿米德螺旋线。------------------------( )

48.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必然不存在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

49.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无论选取何种运动规律,从动件回程加速度均为负 值。--------------------------------------( )

50.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大小不同,但其形状总是相似的。---------------( ) 51.为实现从动件的某种运动规律而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当该凸轮制造完后,若改为直动滚子从动件代替原来的直动尖顶从动件,仍能实现原来的运动规律。--------------( )

52.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位移变化与相应理论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 )

53.设计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要求平底与导路中心线垂直,则平底 左右两侧的宽度必须分别大于导路中心线到左右两侧最远切点的距离,以保证在所有位 置平底都能与凸轮廓线相切。---------------- ( )

54.在凸轮理论廓线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上的滚子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小。---------------------------------( )

55.在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如平底与从动件导路中心线垂直,平底与实际轮廓线相切的切点位置是随凸轮的转动而变化的,从导路中心线到左右两侧最远的切点分别对应于升程和回程出现vmax的位置处。-----------------------( )

56.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其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的位移变化与相应实际廓线极径增量的变 化相等。------------------------------------( )

57.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的位移变化与相应理论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 等。-------------------------------------( )

58.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位移变化与相应实际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 )

61.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 运动规律 。

( A)相同; ( B)不相同。

62.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运动规律。

( A)等速; ( B)等加速等减速; (C)正弦加速度。

63.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 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 倍。

(A)1; ( B)2; ( C)4; ( D)8。

6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 冲击。它适用于 场合。 (A)刚性;(B)柔性;(C)无刚性也无柔性;(D)低速;(E)中速;(F)高速。

65.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速度是原来的 倍。

(A)1; (B)2; (C)4。

66.设计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推程和回程位移线图对称,则合理设计的凸轮轮廓曲线中,推程廓线比回程廓线,

(A)较长; (B)较短; (C)两者对称相等。

67.当凸轮基圆半径相同时,采用适当的偏置式从动件可以 凸轮机构推程的压力角。

(A)减小; (B)增加; (C)保持原来。

68.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 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69.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轮廓曲线出现尖顶或交叉是因为滚子半径 该 位置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70.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A)永远等于0?; (B)等于常数; (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

71.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的真实接触点在 。 (A)平底中心; (B)距平底中心v/ω处; ( C)距平底中心ω/v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