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片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分散片的制备和质量检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7dad49852458fb770b56b5

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如下:

表二 处方正交设计因素筛选

水平 1 2 3

表三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 编号 交用量 (A%)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j A1(3.0) A1 A1 A2(5.0) A2 A2 A3(7.0) A3 A3 13.1 17.67 20 6.9 B1(1.0) B2(3.0) B3(5.0) B1 B2 B3 B1 B2 B3 13.5 18.67 18.6 5.17 C1(内加法) C2(内,外加法) C3(外加法) C2 C3 C1 C3 C1 C2 17.5 15 18.27 3.27 8.5 12 18.8 15 19 19 17 25 18 52 40 40 45 50 50 40 50 联CMC-NaPVP用量 (B%) 崩解剂加入方法(C%) 实验结果 (崩解时限s) 硬度 (N) 3 5 7

因素

崩解剂用量A% PVP用量B% 崩解剂加入方法C

1 3 5

内加法 内、外加法 外加法

将称量好的对乙酰氨基酚,微晶纤维素由实验数据可知崩解剂的影响因素最大,其次是粘合剂和崩解剂的加法,正交试验的最优处方是A1B1C2。

2.4 成品制备及质量检查

按照下列处方制备成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外观 2.4.1经优化的分散片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5g PVPP 1.58g 10%PVP(含硫脲) 11ml 微晶纤维素 14.8g 硬脂酸镁 0.22g 共22.5g制成50片

2.4.2 制备工艺

钠,半剂量崩解剂混合均匀,加入含硫脲的10%PVP乙醇溶液到上述混合材料粉末中,混合制成均匀的软材,过18目尼龙筛制湿粒,于50-60℃干燥约30min,过18目筛整粒,将此颗粒和硬脂酸镁、剩余剂量崩解剂混合均匀压片。(A1B1C2)

2.4.3 外观

取压好的分散片,用吹风机吹去粉末,观察其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边缘整齐。

2.4.4 硬度

用四用仪测定,硬度为55N,合格。 2.4.5 分散均匀度

取两片分散片置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水,振摇3分钟,全部崩解并通过18目筛,合格

2.4.6 脆碎度

2.4.6.1 测定方法:称定20片分散片用吹风机吹去粉末,用分析天平精密称重,置脆碎度检查仪中,转5分钟(25r/min),取出吹去粉末,精密称重。

2.4.6.2 测定结果:左边第一次称重W1=9.18g第二次称重W2=9.17g。

减失重量=(W1-W2)/W1*100%=0.109%

右边第一次称重W1=9.15g,第二次称重W2=9.12g

减失重量=(W1-W2)/W1*100%=0.328%

药典中对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剂脆硬度检查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出现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试验中对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脆碎度检查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2.4.7 崩解时限

取分散片各六片分别放进崩解时限测定仪中,开动仪器测定崩解时限,完全崩解过筛,记录平均时间为18.27秒,均小于15min,所以实验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崩解度检查合格。

2.4.8溶出度

2.4.8.1 测定方法:第一步:取分散片20片,精密称定,求出平均

片重。将20片分散片置研钵中研细,精密称取相当于平均片重的片粉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0.1mol/l HCl溶液适量,振摇,溶解定容至1000ml,摇匀,取5ml微孔滤膜过滤,精密移取1.5ml续滤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0.4g/l NaOH溶液稀释至刻线,摇匀,以0.4g/lNaOH溶液作参照,用分光光度计在257nm处测吸光度A*值。

第二步:量取1000ml 0.1mol/lHCl溶液放入介质杯中,取6片分散片,

精密称定,分别投入6个转篮中,调整转速100r/min,计时30min,分别取样5ml用微孔滤膜过滤,分别精密移取1.5ml续滤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0.4g/l NaOH溶液稀释至刻线,摇匀,分别以0.4g/lNaOH溶液作参照,用分光光度计在257nm处测吸光度A值。

2.4.8.2测定结果

溶出量(%)=[(A/W平均)/(A*/W)]*100%

质量(g) A吸光值 溶出度(%) 对照 0.47534 0.436 100 1 0.45005 0.473 102.71 2 0.45836 0.421 93.11 3 0.47296 0.430 98.13 4 0.46850 0.456 103.08 5 0.44764 0.430 92.88 6 0.46539 0.426 95.66

平均溶出度=(102.71%+93.11%+98.13%+103.08%+92.88%+95.66%)/6=97.595%

药典中规定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剂的溶出度检查规定为30min内药物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实验中测得的平均溶出量为97.595%单从数据上看对乙

酰氨基酚分散片剂的溶出度检查合格,但是由于数据中有两个组的溶出度超过了100%,说明数据存在有误差,所以这组数据不能够判定溶出度是否符合要求,没有参考价值。 3. 结果与讨论

实验筛选出的最优崩解剂PVPP,最佳处方工艺为崩解剂PVPP,用量为药粉重的5.0%;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为药粉重的5.0%;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钠,润湿剂为硬酯酸镁,抗氧剂为硫脲,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为内外加法.检查的项目中外观、硬度、分散均匀度、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均合格。

实验过程中,因为每组对软材湿度、粒度大小及振摇的力度与速度等的判断与把握不同,从而造成的误差很大。

正交设计实验中影响因素较少,只做了单因素崩解剂筛选,所以实验结果的影响性不够显著,甚至有些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合。

黏合剂的粘性太强或因操作人员的不同等造成黏合剂粘性的差异和用量的差异,致使压出的片崩解不合格。

做实验时实际按照崩解剂5%、黏合剂5%、崩解剂加入方法为内外加法的方式进行,没有按照实验正交设计实验得出的最优处方做。因为从数据来分析数据本身体现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存在不合理性,而且黏合剂按照1%加效果不是很好。再根据几个班级所做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后,按照A2B3C2来做。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分散片中的崩解剂[J],食品与安全2005,7(3A)。

2.陆锦芳,戴叶军,刘晓华等,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研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26(1)。

3凌春生.药剂学实验指导.开封:河南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2007年12月。 4崔福德.药剂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局(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