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本科)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全面预算管理(本科)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3f178ed0d233d4b14e69b7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的缺陷。

(9) 易多奇(2008)通过对洪都集团的研究,认为在预算管理上应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健全组织、制度、责任、工作、监控和评价六大体系,建立和谐互动的一体化预算管理系统,以期实现预算管理的新突破。

(10) 2010年,中天恒3C框架预算管理课题组编著的《预算管理实务操作应用》提出预算是战略目标的具体详细的体现,是战略的“着陆”,是企业全面控制和管理的工具,是业绩考评的基础,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工具。 1.3.2国外研究综述

(1) 1911年,美国工人出身的弗雷德里克·泰罗(F.W. Taylor)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科学管理的诞生。

(2) 1922年,著名学者麦金西(McKinney)的《预算控制论》一书问世,该书较为系统地将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和方法从控制角度进行详细的介绍,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成本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3) 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罗斯(T.G.Ross)提出了评价企业部门效绩的思想,并设计采用访谈方式了解部门效绩。

(4) 1950年美国的杰克逊·马丁德尔 (Jackson martindell)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司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公司的社会贡献、组织结构、收益的健康状况、对股东的服务、研究与发展、董事会业绩分析、公司财务政策、公司生产效率、销售组织、对经理人的评价等。

(5) 1952年,维恩·刘易斯(Verne B. Lewis)发表《预算编制理论新解》,提出预算编制应采取一种新的方法,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零基预算的概念,但其内涵与后来的零基预算完全一致。

(6) 1970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皮尔首先成功地将零基预算法应用于公司费用预算的编制。

(7) WeitZman(1976)提出了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基于预算的报酬计算模型,他从理论上证明这种报酬计算方法能减少下级隐瞒或低报业绩能力的动机,有助于促进私人信息的披露,从而引导下级选择对未来真实预期的业绩标准作为预算。

(8) Birnberg等(1990)对权变理论下的预算研究进行总结,对影响企业

3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预算模式选择的因素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因素:组织特征、个体特征以及经济激励。

(9) Shields和Young(1993)根据代理理论,假定引起参与程度不同的重要因素是从下级到上级的信息传递过程以及这个传递过程对双方的潜在好处,这即意味着参与制定预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委托人如何引导代理人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并从中获益,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10) 1998年,欧洲学者杰瑞米.霍普和罗宾·弗莱泽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Beyond Budgeting Round Table)来研究以怎样的系统来替代传统预算管理,并通过对放弃传统预算管理的企业进行实地研究及访谈,根据企业实践总结出一套不依靠预算管理而对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超越预算”原则和方法。

(11) Kaplan、Norton(2001)在保留原有预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平衡计分卡将预算与战略、非财务指标连接起来,使预算适应新的环境,形成 Kaplan 预算模式,为发挥预算在集团公司中的整合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12) R.阿兰·维伯(R. Alan Webb)(2002)考虑了预算编制环境中对产生预算松弛现象的两个因素:声誉和预算差异调查。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声誉或是因为企业制度中规定了要调查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两者都将导致较低水平的预算松弛现象的产生。 1.3.3综述小结

前人的经验和成果比较全面的研究了预算管理,对全面预算管理起到了加快发展和不断完善地作用。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对预算管理中某一方面或个别问题的研究和探索,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及体系,全面预算的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与控制,全面预算考评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1.4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方案。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

4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概述,主要陈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涵义,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第三部分全面预算的编制及实施,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全面预算的实施原则;第四部分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及展望,主要综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5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2.1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

预算管理在不同的领域中应用,其本质和内涵就有所不同。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预算管理,它属于财政领域的范畴,是指事业单位的收支计划或某项活动、某项工程的资金需求计划和管理。本文所研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界定于企业应用的预算管理。要准确把握好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应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2.1.1全面预算管理内涵的界定

为更好的把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我们应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说明,如:计划、预测、预算和预算管理等。从国外来看,预算与计划是Budget和Plan,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我们若站在对计划广泛理解的高度,预算应该属于计划的范畴。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也认为,预算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展示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企业财务及其他资源的取得及运用的详细计划。但是,预算与传统计划之间还是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学者曾对传统计划与现代预算之间的差异进行过详细比较,见表2-1。

表2-1 传统计划管理与现代预算管理的主要差异

比较项目 形 式 内 容 组 成

传统计划 复杂而广泛 数量化的资料 大量的预测

现 代 预 算 简明扼要

评价、估计、假设、判断 少量预测,以提出优劣方案的方式进行预言

时间选择 主要动力 机 构

时间跨度长 来自计划员

计划员收集、加工资料并 把计划印发给各管理部门

时间跨度短,经常审查滚动式周期,采用时间上的滚动预算

来自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如总裁 目的是使各级管理部门参与,而不为计划而计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