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教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导学教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2e455c3c1ec5da50e2702b

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

2、教学例2:

(1)出示3200○514,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的。

小组汇报结果3200大于514,因为3200是四位数,而514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全班汇报交流,着重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比的。 3、教学例3

(1)出示4850○5200 3300○325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重点讨论怎样比较3300与3250的大小。

(2)全班汇报得出:3300>3250,先比较千位一样大,再比较百位,3300的百位3比3250的百位2大,所以3300>3250。

(3)归纳总结: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4)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并给同桌说出怎样比的。 4、师生总结:

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

三、巩固运用:

(1)做18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全班汇报交流,让学生说出谁大谁小的理由。(尽可能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2)足球活动。(第19页第3题)

本题设计成实践活动的形式,在足球模型上写出数(教师在其中一个球上标出5000),另外准备两个篮子(一个写大于5000,另一个写小于5000),学生按要求把球捡到指定的篮子里,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快又正确,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的大小比较。

(3)游戏:比较大小。(第19页第4题)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同桌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加起来填入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时不记)。

连续进行3次,各自组成1个三位数,数大者获胜。 ②师生先示范,然后同桌同学游戏。 四、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1

教后记:

4、较大数的估计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2页例1~例4及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对万以内数进行估计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用估计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探索和理解估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估计预测兴趣和能力,发展数感。 导学准备: 教具:挂图。

学具:书、尺子、4人小组每组1袋黄豆。 导学过程:

一、议一议,估一估。 1、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谁在忙呀? (出示张小明正在帮妈妈卖文具)

教师:大家看,张小明多懂事呀!假期里帮着妈妈一起做生意。你们看,小明家大约准备了多少支笔要卖呢?

挂图出示货柜上的4筒笔。(特别提示:4筒笔一起出示)教师:大家想知道吗? 教师:那谁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哦,这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揭示课题:较大数的估计(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挂图出示3堆水果:橘子、苹果、柚子。(苹果中的“900个”先不出现) (2)议一议:这3堆水果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堆的大小,你感觉怎样?

②这3堆水果每堆大小大致相同,每堆水果的个数怎么样呢?个数为什么不同?(每个的大小不同)

③你觉得哪种水果的个数多?为什么?(橘子个数多,因为每个橘子小)哪种水果的个数少?为什么?(柚子的个数少,因为每个柚子大)

22

a、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 b、苹果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少一些。 c、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 d、苹果的个数比柚子的个数多得多。 ??

(3)为什么说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 (4)教师出示:在苹果图上标出:苹果有900个。请大家具体估计橘子与柚子的个数。

橘子大约有多少个?(950个、1000个、1100个??)让学生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

柚子大约有多少个?请大家估计。

学生可能估:大约是100个、200个、80个、50个??请学生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

(5)学生活动:根据刚才估计的结果选出橘子、柚子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第20页上面的表格。做完以后请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并说出理由。

(6)做课堂活动第1题(第21页),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你们已经估计出橘子、柚子的个数。现在你们估一估小明家货柜上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好吗?

教师:要估计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应先知道什么条件呢?

教师:真能干,和老师想的一样。刚才,小明已经悄悄告诉我了,1筒大约有50支铅笔。

教师:现在,请聪明的孩子来猜一猜吧。 学生纷纷猜支数。

教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各有各的想法,那么你们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想法呢? 多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方法: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先估计出1份是多少,再看看要估计的是这样的几份,得出几份一共是多少。

二、量一量,估一估。 1、教学例3:

教师:刚才大家估计了小明家笔筒里的铅笔数,现在一起来研究我们的数学书。

23

(挂图出示书上例3中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逐一解决)

教师:现在请大家用尺子量出你们的数学书的厚度,并填在书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数学书一共有多少张纸。

(1)1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cm; (2)这本书大约有(70)张。

教师:刚才大家量出了1本数学书的厚度接近1 cm,那么大家再猜猜到底要多少张纸才最接近1cm呢?

学生纷纷猜想,师生一起得出最佳答案:1本书有(70)张纸——厚(1)cm。(挂图出示)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出示:估计这样的700张的厚度大约是( )cm。) 学生自由活动,可以用笔算一算,也可两两商量,猜一猜。 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多请几位学生回答,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最后师生一起填出答案。(挂图出示)

700张纸有这样的(10)本书——厚(10)cm。那么这样的14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cm,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结:

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和刚才一样,我们首先应该估计出1份是多少,再来推测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用这种方法,比较大的数都能估计出来。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

三、做一做,估一估。 教学例4。

教师:大家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老师这儿真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行吗?

教师发给每组1碗黄豆,请大家小组内商量、讨论,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得出这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察看各组情况。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看书,先说说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探讨出各种可行的方法,完成此项推理方法。

学生汇报讨论得出方法。

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对较大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就是先找出1份是多少,再看有这样的几份,就能推测出一共有多少了。那么现在就请各小组赶快行动吧,用你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