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介绍及作品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波提切利介绍及作品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18bcf9fab069dc5022017c

诞生了!

据希腊神话描写,维纳斯出生即是成人。她没有经历过婴儿之身,没有经过非美的过程,生来就完美无缺。显然,作者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可是,如果我们再细细的品味一下维纳斯的表情就会发现,她那木然、迟滞和略带困惑的眼神仍然流露着清纯的稚气,这个溶成人身躯与幼童稚气眼神于维纳斯一身的表现形式,既反映了作者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境界的崇尚又反映了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热衷,也正是由于这种“崇尚”和“热衷”使得他的作品并不仅仅限于感官本身的审美诱惑,而是通过对美的沉思冥想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纯化和超越,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实际上,这是当时被基督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典的唯美主义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结合,是维纳斯与圣母玛利亚的结合,是精神美与肉体美的统一。

维纳斯的诞生(局部)

诽谤 蛋黄涂料镶板画约1495年62×91厘米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幅画取材于古希腊诗人吕喜安对希腊画家阿贝列斯一幅画的叙述文字。背景是一座古罗马拱柱式的客厅,有四个人物(三女一男)正把一个象征“无辜”的赤裸的人拖到法官面前,这四个人物是代表“虚伪”、“嫉妒”、“叛变”和“欺骗”的。那个“叛变”正揪住“无辜”的头发,“斯骗”和“虚伪”竭力给“叛变”弄乱了的头发加以一番装饰,代表“嫉妒”在向法官控告,然而长着一对驴耳朵的法官却被左右两边的“无知”与“轻信”纠缠着;在客厅的另一边代表“真理”的,乃是一个美丽的裸体少女形象,她用右手指着苍天,抬头仰望,显出一种孤立无援的样子;在她左侧的一个披黑衣戴黑帽的形象,就是这幅画的主题“诽谤”。他神色乖戾,心怀叵测,是一个用心险恶的社会象征。在这幅画上,真理形象的无比纯洁与诽谤者的形象的阴暗心理,表现得入木三分,富有对比性。背景是那样庄严,廊柱上镶嵌着古代圣者与英雄的雕像,这是一个神圣的宗教法庭,它的“公正性”已被前面的人物的戏剧性活动暴露无遗。这是波提切利晚年的一幅杰作,它那种工整细润的描绘技巧,与深刻的社会隐喻,正反映着这位宫廷画家的地位与思想之间的深刻矛盾。艺术往往是艺术家的心理事物的映象,这句话正好说明了波提切利当时的世界观。在晚年,波提切利被苦闷与惶惑笼罩着,而他的愤怒与抗议也全部倾注在这一幅充满着危机感的《诽谤》之中了。

背景说明: 在15世纪末年,佛罗伦萨的社会极其动荡,美第奇在人民的起义声中被放逐,共和政体刚刚恢复,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对教廷黑暗的揭露以及教皇和贵族们的煽动性说教,在画家波提切利的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久,整个社会突然又发生了相反的情况,封建贵族的复辟,萨伏纳罗拉被宗教裁判所用烈火处以焚刑,使画家心地震动了。当他目睹

佛罗伦萨人民的水深火热生活时,继描绘一孤单哭泣着的妇人的《《诽谤》一画约作于1495年,绘于木板上的蛋胶画,有62×91厘米大,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诽谤与真理(局) (《不幸》)

《玛尼菲卡特的圣母》

圣母是耶稣的母亲,也就是神的母亲。她的儿子耶稣命中注定要受到人间最残酷的极刑,而耶稣深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因此圣母子这个宗教题材一直为历代画家所描绘,借以传达最崇高最悲壮的情操:慈爱、痛苦、尊严、牺牲和忍受交错地混和在一起。

15世纪80年代,波提切利用这种圆形构图画过两幅画,一幅为《拿石榴果的圣母》,另一幅即此幅《玛尼菲卡特的圣母》(圣母颂》)。两幅构图都以多人物形式展示,但从形象与色彩效果看,数这一幅为最负盛名。这幅画还有一个宗教画题,是以教会赞美诗的标题来命名的,称为《光辉灿烂》。画上的圣母侧向而坐,怀里抱着画得逗人喜爱的圣婴。周围使者也呈对角线,置于圆形框的两边,人物是错开的,极富节奏感。其中最靠边的两个天使,合擎一顶金光闪烁的皇冠,高举在圣母的头顶上。圣母右手拿笔,正要蘸缸里的墨水,准备为这一荣庆场面记事。她低垂着双眼,文静而富柔顺感,正陷入一种美好的遐思中。这个女性形象是画家的成功之作,尤其她的左手,画得极其秀丽,其娇媚的手势令人赞叹,绝不亚于蒙娜莉萨那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