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优质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优质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f0cbd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7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二框《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命至上的道理,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自觉珍爱他人生命;2、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懂得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②知道怎样敬畏生命;

③懂得生命至上的道理,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自觉珍爱他人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怎样敬畏生命;谨慎处理生命关系、生命问题,尊重、善待他人生命。

难点:对生命的敬畏情怀;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关爱他人生命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的视频、图片及故事,搜集地震、车祸、校园暴力等视频与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校园里校园暴力的情况、原因及应对办法,搜集了解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观看图片与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敬畏规则,敬畏生命》的视频。教师根据视频内容导入新课:?敬畏规则,就是敬畏生命?,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又怎样敬畏生命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 活动一 :看视频,谈感想

教师播放《四川汶川地震》视频,引导:看这段视频,谈谈感想。 学生观看视频,看后谈感想。

教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出示: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们又会体会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这让我们懂得了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我们要珍爱生命,关怀生命。 活动二:讲故事

教师:讲一讲,体现生命是脆弱的事例和体现生命顽强的故事。 学生故事。 活动三:新闻播报

教师播放《我驻新西兰使领馆派直升机救援地震灾区被困中国游客》新闻音频,并引导学生进行新闻评析:花巨资租用商用直升机救援被困新西兰的中国游客,有必要吗?值得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有必要,值得,因为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作为中国使领馆,应该关怀和保护中国公民的生命。

活动四:时事评说

教师出示新闻材料:一辆杭州公交车起火,被困车内的 人砸窗逃生。当时很多人都过来帮忙,砸窗、拉人,还有不少私家车和附近单位的人,都拿出灭火器来灭火。引导: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这样做恰当吗?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当然不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敬畏生命,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活动五:社会热点评议

教师出示老人摔倒无人扶致死、遇到抢劫无人相助、有人跳楼其他人拍照围观、车祸无人救拍照发微博、小悦悦事件等图片,并引导:

看了上面的图片和故事,你有何感想?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关怀他人? 学生交流。 教师归总:

这样的事件让我们心寒和恐惧。如果漠视他人生命,就会人人自危,难以自保,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只有相互关怀,才能感到温暖,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建设一个温暖和谐美好的社会。

活动六:看图片,讲故事

教师一些助人的图片,引导:上述情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帮助过他人吗?被他人帮助过吗?如果有,说一说这样的经历及当时的感受。 学生交流。

教师:从帮助他人和被人帮助的经历中,你能感悟出为什么?敬畏生命,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学生交流。

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活动七: 解疑释惑

那么,我们如何敬畏生命、关怀他人?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怎样敬畏生命、关怀他人?

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八: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