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谈管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诸子百家谈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469ab18852458fb760b5616

从传统文化谈管理

初看《诸子百家谈管理》一书,不仅有所疑问——在这个充斥着现代管理学、西方管理思想的商业世界,作者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从传统文化谈管理、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探寻管理之道?而且具体分析的还是企业管理、商业运作?在通读完本书之后,我不禁找到了答案与共鸣,也不禁被笔者从“儒墨道法”等不同思想门派中总结的管理智慧所震撼。我因笔者从传统文化中所凝练的智慧而惊叹,也为管理学书籍中能多出这样一本著作而欣喜。借为本书作序之际,我仅从传统文化角度谈一谈详读此书后的感受。

为什么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文化,能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发扬光大并走向统一?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社会成熟的统治思想扎根在春秋战国,成长在秦汉两晋,并在隋唐时期最终形成,之后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微调而已。因此,想要感受中国的思想文化,只需到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等学派中寻找即可,而此后的文化基本上是这些思想的延续,难有更多的突破与创新——此中原由何在?因为封建社会的生活模式没有太大改变,该总结的治世思想都总结出来,总结出未被用者也基本不适合社会发展。纵观历史,尤以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最为激烈,对外存在跟少数民族间的矛盾,对内存在传统贵族、新兴势力及贫民百姓等不同阶级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性矛盾在此时期呈现出井喷式爆发,矛盾既然出现就要寻求解决办法,而诸子百家文化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而成。秦灭六国采纳的正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文化实现大统,之后的历朝历代基本采用以儒家为核心、立法家之体系、行纵横之权谋的治世理念。

历数古代中国的知名学者,宋有大儒朱熹、清有大学者纪晓岚,这些都可

谓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名人志士。为何这些大思想家均没有另辟蹊径、自创一家学派,反倒一生述而不创,结合其所处时代编纂起前人的治世思想?正因为他们所学甚多,才更为谦虚谨慎,他们认为:自己要讲的前人都已提到,而且比自己讲得更好、更深刻,自己未曾想到的或许也在书中提及,还需要自己讲什么?再讲岂不是班门弄斧,另创学派当真是哗众取宠而已。正因如此,才有了他们对后世的巨大贡献——《四书五经》、《四库全书》之编纂。

君王治世,实际上就是在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既然前世圣主能够用传统文化将神州大地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后世君主何乐而不为采用这些思想文化、管理办法去执行手中的权利呢?即使如元、清这些由外来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朝代,都以儒家文化作为自身统治的思想根基,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用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管理自身呢?!所以说,中国的企业家们与其向西方世界寻找管理企业的有效方法,倒不如去认真学习先秦诸子百家们的治世思想。将这些思想文化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大可以治国、小可以治家,难道还担心治理不好自己的企业吗?更何况我们的企业扎根在神州大地,生长于东方社会,企业员工多数也是本土之中国人,想要管理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自然需要传承了数千年并烙印在思想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放眼当今世界,一些有关社会的管理问题还没春秋战国时讲得好,这又是为什么?伴随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现代中国没有古代中国复杂,即便复杂也不会像古时那样不讲人性。尽管目前不少企业主对员工十分不满,同时员工对企业主也怨声再道,但远没有到刀光剑影、大动干戈的地步!战国时代却大大不同,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仇杀、诸侯列强间的兵戎相见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当真乱到了极点。而社会越混乱、矛盾就越突出,解决矛盾、改善民生的思想方法就越具有深度、

广度,越需要实效性、稳定性,这无疑对诸子百家提出了难题、给出了考验。此时脱颖而出的门派,也无疑会铸就出最富代表性、创新性之学说。

现代学者、管理者,在学术继承与生产实践方面或许超过了前人,但是在思想深度与广度上不一定能超过诸子百家的境界。毕竟,当今社会思想创新的实践沃土,远不及春秋战国时期肥沃——为统治者著书进言,或能加官进爵、亦或人头落地——“孔孟庄墨”就是在这种严酷环境下,研究人性之善恶美丑、社会之发展进步。仅从人性之恶、环境之苛的角度看,现有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何等高洁,你又怎能奢望在这阴暗未曾彻底暴露的环境下,总结出更为深刻的管理思想呢?这亦是谈管理还要从先秦传统文化讲起的原因所在!

最后再次感谢作者鸿竹能从祖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详谈现代企业管理运营。这既帮助我们开拓了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视野,也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在更多、更广的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自序

中国化管理

管理学作为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大成者,既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传统性科学,也是引导社会体系不断变化的创新型科学。管理学书籍作为管理学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肩负着介绍管理、传播管理的重要作用。作为管理学的爱好及从业者之一,本人案头亦摆满了爱不释手的管理类书籍。在遍阅古今中外管理学书籍,并从实际工作中深切体会过后,不禁萌生了从传统文化谈现代管理的想法,历经数月的构思、写作,汇集本人对当代管理学诸多见解的《诸子百家谈管理》一书,终于横空出世了。

谈到“管理”,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管理。自然界由“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所管理,人类社会由不同的政权、国家体制所管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些都是有关管理的古训。现代社会,即便一所公司、一个企业也都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管理条例。我们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本身就是对管理的充分肯定。如果我们的生活、工作缺失了管理又会怎样?一定会混乱不堪、无所适从,社会亦因此陷入无序。既然管理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势必就离不开管理——无论自我管理还是管理他人、亦或被人管理,这同时解释清了一个“为什么要管理”的问题。然而到底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科学的管理?如何去管理,如何高效的管理?还需要我们于世间万象中不断体会。

所谓管理,从说文解字上看就是“管而顺之、理而有序”的含义。 既然要“管”,就要服众,不然他人为什么要听你的指挥、受你的管教;既然要管,就要顺畅,倘若越管越乱、问题不断,倒不如不管、顺其自然。一个“管”字,既道出了管理的重要,也划定了管理的高度。再来讲“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