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f1aa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6

28儿童记忆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幼儿期健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儿童记忆内容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首先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两周左右),接着是情绪记忆(半岁左右),然后是形象记忆(六个月到十二个月),最后才是语词——逻辑记忆(一周岁以后)。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29.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两大反映形式。也是两种语言符号类型。 30.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语言行为。

31.想象: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应。 32.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

两岁左右出现了最初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群性2.独立性3.自制力4.活动性p127页 3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及时复习是十分必要的。 34.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的意义(归纳)

研究发现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父母亲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性急的孩子饿了第几大哭大闹。这使成人不得不马上放下一切其他事情,急忙给她喂奶。而对那些饿了只是断断续续地细声哼哼唧唧的婴儿成人则可能把手头的事情做完再去喂奶。日积月累,前一种儿童可能形成不能等待别人自己的要求必须立刻满足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而后一种儿童则可以培养成自制的性格特征。有如成人,自己总是而且要求儿童东西要放的整整齐齐,衣服扣子要扣好手脏了立刻去洗,等等。这些耳濡目染的周围现实是婴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逐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也就是喜整洁爱劳动等性格特征的萌芽。

35.婴儿期的注意

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注意的对象逐渐增加,在第一年的下半年,他们不仅注意具体事物,对周围语言刺激也引起注意。 36.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

一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二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三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四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37.简答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二.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三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四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六抓住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38.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

1.情绪和情感适应而适应生存的重要的心理工具。孩子一路的就用哭声传达着信息和金额。和含了等等呼唤照料者的注意,用自身的情绪,情感能力,求得生存的动地位,得到母亲等照料着的抚爱,他们用微笑反应舒适,满足用哭声挽留母亲的离去。

2.情绪和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动机作用。婴儿心理活动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影响着婴儿的行为。

3.情绪和情感推动、组织婴儿的认知加工

4.情绪和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表情是婴儿与成人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 5.情绪和情感,促进婴儿意识产生、个性形成。情绪情感对婴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