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a95b3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9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及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能设计简单实验,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资料引用: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 教具学具的准备:支架,细线,螺丝帽(两种),带摆的钟,钟表,挂图或投影片:摆钟、荡秋千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类似摆的现象?(秋千、吊灯) 2.教师出示一个做好的摆,同学们请观察这个摆,你有什么发现?你想研究有关摆的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摆的秘密。 (板书课题:6、摆的秘密) 二.实施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做一个摆。 1.查看实验材料:支架、细线,螺丝帽 2.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摆。先把支架夹子调到一定的高度,把线的一头固定到横杆上,线的另一端拴上螺丝帽。 3.我们把线(横架固线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线,下面的螺丝帽叫做摆锤,摆动的幅度叫摆幅。 4.让你的摆摆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摆摆动的快慢不同。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 摆动一次。 活动二:探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 1.提出问题: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2.猜想假设: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3.制定方案: 学生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3

方案一:用相同长度的摆线,不同的螺丝帽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 方案二:用相同的螺丝帽,不同长度的摆线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 方案三:摆的幅度的大小 教师出示课件:温馨提示 4.实施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 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多做几次求平均值 时间 摆线相同,摆锤重 摆线相同,摆锤轻 时间 摆锤相同,摆线长 摆锤相同,摆线短 时间 摆幅大 摆幅小 5.展示交流 小结: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1分钟 结论 1分钟 结论 1分钟 结论 四.拓展延伸 1.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的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的停下来?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我们生活中挂钟的钟摆是怎样工作的? 五.课后实践 做一个听话的摆。

六下科学 7 钻木取火

14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上一课探究了机械能内部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基础上,以古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钻木取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它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 2.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 资料引用: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等。 教具学具的准备:火柴,细砂纸,铁丝,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一幅古人钻木取火图:(图上有一老一小两个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木头上有烟雾冒出。)揭示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钻木取火》。 2.你能猜想一下,古人是怎样进行“钻木取火”的吗?(学生进行交流)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对“钻木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探究活动 :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能产生热能? 来回搓手,摩擦产生热。学生进行活动体验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2.活动: 材料:砂纸 火柴 铁丝 方案:火柴和铁丝分别在砂纸上摩擦 火柴 现象 结论 15

铁丝 小结: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3.在我们的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让学生先举例进行说一说。 出示挂图或图片(教科书中展示了五幅图) 观察:第一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二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 第三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暗示因摩擦而生热; 第四幅图展示的是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 第五幅图是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 观察这五幅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以上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 摩擦生热可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切割机,火柴的燃烧------;但是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 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我们可以在机器上加些润滑油,因为它能在摩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触,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大大减少了摩擦. 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拓展延伸 1.我们来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学生讨论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手摇发电机 能量之间在不断发生转化。 2.晒太阳是光能转化成热能;日光灯是电能转化成光能 为学生最终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四.课后实践 古人利用钻木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阳燧取火等方法获取火种。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