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生物高考复习稳态与环境单元练习(全套,共47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09届生物高考复习稳态与环境单元练习(全套,共47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2654128915f804d2b16c1a2

29. 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30. 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

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

多选题(每题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1. 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A、光照强度较弱 B、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 C、湿度较高 D、温度较高

3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

A.种群处于稳定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群落结构太复杂 33. 下面哪些因素对种群的大小有影响

A.捕食 B.资源 C.竞争 D.污染 34.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B.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C.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D.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35.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一组是

A.一株大树上的全部蝉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海洋中的全部藻类植物 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36.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

A.样方法 B 标志重捕法 C 逐个计数法 D 黑光灯诱捕法 37.种群的空间特征有

A 均匀分布 B 随机分布 C 集群分布 D 按一定比例分布 38.种群呈“S”型增长的原因有

A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 B 自然界的空间是有限的 C 种内竞争的加剧 D 捕食者的增加 39.下列各组生物中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有:

A 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 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 人和其肠道中的蛔虫 D 草履虫和其体内的绿藻 40.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 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 B 火山岩上的演替 C 冰川泥上的演替 D 沙丘上的演替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下列空格内: 单选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16 31 2 17 3 18 32 4 19 33 5 20 6 21 34 7 22 8 23 35 9 24 36 10 25 11 26 37 12 27 13 28 38 14 29 39 15 30 40 多选题 第Ⅱ部分

二、简答题

4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 或 的数学形式。种群的数学模型形式有 或 。以下是建立数学模型的一个研究实例和研究方法,请将左侧的实例对应右侧的研究方法连接起来。 研究实例 研究方法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小球藻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观察、统计小球藻数量,对自己所建立提出合理的假设 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小球藻每30分钟分裂一次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nN=2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 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N代表 ,n表示 计算:若小球藻的起始数量为20,则10小时以后小球藻的数量为

42.根据课本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 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 ,而且 。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二是 。前者是指在一定的样地中,直接 ,这一般用于 的群落。

(3)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中,也可放入 中。 (4)观察时最好用 。如用普通显微镜,可在 的物镜和 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目镜下观察。

(5)请将下列土壤动物按体型和习性分别归类: 土壤动物 微小土壤动物 小型土壤动物 中型土壤动物 大型土壤动物 举例 A、白蚁 B、蜈蚣 C、原生动物 D、蜘蛛 E、蚯蚓 F、螨虫 G、涡虫 H、线虫 I、轮虫 J、鼠妇

(6)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样地土壤动物的抽样调查数据。物种丰富度可表示为D=(S—1)/lnA,S表示物种数,A表示总个体数。请根据下表调查的情况,统计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项目 捕获量 物种丰富度 鼠妇 34 蚯蚓 6 马陆 40 跳虫 108 稗螨 59 线虫 155 甲虫 11

43.如某一年生植物初始种群有10个个体,每个个体产生10粒可育种,当年亲体死亡。若按此生育率计算,第五年该种群有多少个体(成年植株)?

44.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 头。 A 98 B 121 C 112 D 129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条件是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

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上图中的曲线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3)题图 第(4)题图

45.下图表示某鼠群迁入一个有利繁殖的生存环境后的数量增长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鼠增长的“ ”型曲线。

2.这个鼠群繁殖速度最快在 点左右。

3.鼠群繁殖开始受到限制在 点左右。

4.鼠群数量最大(K值)在 点,最小在 点上。

5.EF段较DE段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 。 46.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上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 、 、 和 。

47.下面是从前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等冷却至30℃时,加水少许和一定量的酒药(实际是酵母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 h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1)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