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15c3d47b307e87101f69685

就变化一次。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人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产生着不同的结果?(5)普列汉诺夫还说,地理环境本身有很多要素,有气候,土壤、动植物的区系、地表的特性、山脉,河流、矿藏等。地理环境的每一个因素对不同时代的社会、不同民族的社会的影响是不相同的,要具体研究。在生产力特定的状态下,地理环境的某一个因素比其它因素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且,地理环境对社会总的发展以及对于社会诸因素的发展是不同的,影响强弱不等。普列汉诺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地理环境诸要素对于社会存在的诸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的。普列汉诺夫说:?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类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被地理环境的特征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权力,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

五、对历史进程中个人作用问题的分析

第一,从分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关系入手,解决分析个人在历史上作用问题的前提条件。普列汉诺夫认识到把社会发展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统一起来,是正确理解这两者的统一乃是正确解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先决条件。

第二,把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理论基础。世界上一切有限事物,它的必然性都是相对的,都是有条件的。必然性有三个环节:条件、实质、活动。凡有限之物,它的条件和实质作为独立的实存之物都有其偶然性,所以,这种有限之物的必然性,就其内容而言就要受外在于它的实存之物的限制。其次,必然性只有在现实性的展开过程中才表现自己,只能在过程中才显现出来。现实性在其发展中又必须通过可能性、偶然性诸环节,就是说,事物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因素。

第三,普列汉诺夫批判?英雄崇拜论?,并揭示了英雄人物出现的规律性。他说,英雄崇拜论的正确之处是它认识到个人在历史上是起作用的。特别是杰出人物有时起重大作用,它的错误是把这个作用夸大了,认为个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不懂得个人要受时代和历史规律的限制。机械决定论、宿命论的正确之处是认识到个人要受限制,首先要受历史规律的限制,但又错误地夸大了这个方面,以致个人的历史作用被贬低,被抹煞,看不到个人的历史主动性。那怎么把二者调和起来呢?普列汉诺夫便引进了一条原理,即把影响历史事变的因素作了划分。最根本的叫一般原因,大体说来就是生产力,特殊原因受一般原因制约,那就是个人活动受历史环境限制;个别原因是指杰出人物的作用。普列汉诺夫对特殊原因讲得相当少,主要讲一般原因。因为在他看来,相对于个别原因而言,特殊原因可以归入一般原因之

中。就是说,他认为影响历史发展的原因应划分为一般原因和个别原因。他根据这种划分得出一个结论,个别原因、杰出人物在历史上不能决定事变的一般方向。

第四,个人的作用不是决定历史的动力,人民、整个民族应当是历史的主人公。普列汉诺夫在论证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时候,也深刻地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指出,个人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应有的作用,而且对群众创造作用的肯定本身就包含了对个人的历史作用的肯定。

第五,普列汉诺夫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伟大?这一概念具有相对性。在他看来,杰出人物作为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当然是伟大的。但?伟大?不只限于放在杰出人物的前头,因为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平凡的人只能为伟大的事业尽到自己的努力,他同样是伟大的。普列汉诺夫的这些精彩论述很好地发挥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不仅批判了英雄史观,而且也批判了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形而上学历史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普列汉诺夫在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是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典范。他写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至今一直被我们奉为经典①。

【影响评价】

普列汉诺夫曾经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哲学家。他在1883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20年间,在政治上和哲学上都坚持了正确的立场和方向,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创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方面,有看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1903年以后他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机会主义道路,1914年演变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但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仍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思格斯与列宁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他在反对民粹主义、马赫主义和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具体化了,作了深入的发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在走上机会主义道路之后在哲学思想上也有一些错误,但纵观他的一生,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马克

福米娜.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M].北京:三联书店,1957.

思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和思想,无论从正面和反面部对列宁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普列汉诺夫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未能对新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因而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普列汉诺夫未能承担起开辟这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①。

【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俄国的发展】

一、 列宁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处于动荡的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欧洲在科学、社会和文化方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焕然一新。西方科学—理性人本义与俄国强烈的乡土色彩的斯拉夫文化发生碰撞,促使俄国知识分子始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前途和出路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其科学性的世界观,及其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设想,深深地吸引了列宁。列宁当时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来解决这场历史性的争论。列宁发动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他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希望依靠政权的力量,用这一?理想的、应当的?社会模式改造俄罗斯的现状。列宁在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俄国民粹派斗争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丰富和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是便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由于列宁领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思想运动的主流。

二、 斯大林的发展

20世纪初的俄罗斯是一个农业国家,完全不具备一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在经过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之后,制定了?新经济政策?强调要脚踏实地为实现这一理想创造条件。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面临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斯大林在终止新经济政策后,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思想上,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功能。他深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认识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并把它看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社会各个领域所提出的问题都能从理论上找到回答,或者说可以运用其方法找到对这些问题解决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也是

黄楠森,商英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四卷: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北京出版社,1993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逾越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被政治家所利用,为党的方针政策作注解,成为了政治服务的工具,并打上了斯大林精神意志的烙印,渗透着个人主义的迷信。人民把斯大林奉为政治的偶像,吹捧和颂扬斯大林的学说,并把他视为解决一切社会科学问题的唯一的哲学家。

这种登峰造极的个人迷信崇拜在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时得到了延续。1966年苏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国内意识形态问题?。勃列日涅夫提出:?我们至今没有一本关于我们党的历史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能够真正的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的赞同。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渐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和解释作为论断是非,划分敌我的唯一标准。各个部门关于加强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各种会议、决议和文件多如牛毛,但在实际上却基本没有得到解决落实。由于勃列日涅夫的工作的失误,不断积少成多,一遇到合适的气候便发生恶性膨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正好造成了这样的气候,进而从根本上动摇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①。

斯大林的教条主义之风以及勃列日涅夫的个人迷信,给马克思主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留下了致命的伤痕。总之,马克思主义屈从于苏联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长期被苏联的现实所?驯化?,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两把双刃剑从根本上伤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哲学?在20世纪的各种哲学形态中,可堪独树一臶,尽管已经终结了,但仍是俄罗斯哲学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钱玉丽.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发展的历史命运[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