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写作训练精练二十四审题拟纲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写作训练精练二十四审题拟纲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f6ac4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5

核心题点精练二十四 审题拟纲(一)

核心题点精练二十四 审题拟纲(一)

二轮复习阶段,不少考生在作文复习方面除了积累一些素材,完成综合训练的作文外,基本上“无事可做”,只有少数考生能坚持练笔。其实,二轮作文复习必须积极“有为”,除了梳理自己写过的作文,坚持积累与练笔,打造自己最优秀的范文外,剩下的莫过于坚持天天审题、拟写提纲训练了。尤其越临近高考,越要加强审题、拟写提纲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热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事物。它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的特点、社会风尚、民族心态等。近年来出现的热词有:新常态、供给侧、葛优躺、洪荒之力、绿色通道、工匠精神、司法改革、记得住乡愁、常回家看看、雾霾、网络暴力、中国式过马路等。

当下的中国到底是怎样一个中国?请从以上热词中选择两到三个来呈现你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和思考,准备参加国庆69周年演讲。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审题立意提示:考生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关注材料,更要关注“任务指令”。这里需要注意“选择两到三个来呈现你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和思考”“准备参加国庆69周年演讲”“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等要求。下列角度,仅供参考:

①攻坚克难,满怀信心。我们身处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共筑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可结合新常态、供给侧、司法改革、洪荒之力等热词,描绘中国人民在“新长征”路上满怀信心、攻坚克难的情形,表达为实现中国梦,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 ②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温饱基本解决,经济建设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可结合葛优躺、网络暴力、中国式过马路等热词,说明精神文明、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表达对现状的忧虑,对改革和对祖国前途的关注。

③注重人文精神,促进和谐发展。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可结合绿色通道、记得住乡愁、常回家看看等热词,阐述现代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表达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解和愿望。

(2)拟写提纲: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古今多少蕴含民族情怀、担当意识的名句化育一代代中华儿女,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审题立意提示:根据试题引述的材料内涵和标题“担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①担当是一种态度。我们需要铁肩担道义的气魄,舍我其谁的勇气,不计较得失,不在乎流言,让自己成为基石,担当起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②担当是一种行动。担当即“当仁不让”,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留守儿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张纯如用真相和年轻的生命来担当……

③担当需要能力和智慧。担当不仅仅是匹夫逞一时之勇,莽夫抒一时之气,它更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判断,有坚实的双肩。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面对责任与重任,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吗? (2)拟写提纲:略。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④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意大利·但丁 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古今中外,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审题立意提示:试题要求有三个小点,一是“合理引用”名句。这一条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引用材料中的六句名句,引用就要用引号,引用原句。合理引用,即所引用的名句与文中观点及上下文要有关联性、一致性。二是“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不必六句全用,可从中选两三句;同时所选也不能低于两句,只选一句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立意”就是确定中心的意思。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且要统一集中。这就需要所引用的两三句名句本身要有相关性、一致性。同时这两三句名句与文章的中心要有相关性、一致性。三是“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考生的感触与思考也必须与这六句名句有内在的关联。像这些引用的合理性,名句与立意的相关性、一致性等,就是试题在审题方面对命题意图、试题要求方面的限定性考查。

而引用的合理性、名句与立意的相关性,自然源于对名句本意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先看看这六句名句本身的意思是什么。 附:名句内涵参考

①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了比鸿毛还轻。人要活得有价值。 ②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③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 ④意思是自己要像菩提达摩大师面对墙壁端坐静修一样,用多年的功夫,潜心研究各种科学知识,以便改变国家贫弱的状况,也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也用以形容刻苦磨炼。 ⑤相信自己,坚持自己。

⑥冬天来了,那春天马上就会到来,指熬过了痛苦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乐观,永不放弃。

然后进行六选二或六选三的组合立意。如选②⑥两句,可以谈人的信念;选②③④句可以谈成大事的要素等。 (2)拟写提纲:略。

一、审题提示

作文审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材料,二是审要求。无论审哪部分内容,都要逐字逐句地.....审题,不能有任何疏忽、遗漏。必须养成逐字逐句地审题的良好习惯。 .........1.审材料

粗略浏览材料,看材料属于哪种类型:是单则还是多则,是文字型还是图画型,是叙事型还是道理型。要做到心中有数。

审读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材料,看其中心意思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以下操作: (1)抓住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即为关键词。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价性语句。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千万不能以此为中心去写,因为这种脱离材料含意的写法很容易写成“话题作文”。为此,必须理解透彻这个(些)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方可写作。 (2)厘清对象,辨清关系。

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的故事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的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联系,根本不必要担心跑题、偏题的问题。

(3)由果溯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角度切入立意,是较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4)抓住情感倾向。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可以从这个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2.审要求

审读写作要求时要特别细致:看清对材料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分辨“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与“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区别,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要求特别具体,一定要明白具体的写作任务。 二、拟写提纲提示

下笔成文,提纲先行。好的写作提纲是写作时有的放矢、不旁逸斜出的充分保证。不少同学没有拟写提纲的习惯,以为打打“腹稿”就可以了。当然,这未尝不可。不过,在考场如此紧张的气氛下,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难免百密一疏。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一定要写个多么详细的提纲,只要草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即可。草拟提纲的内容包括:①开头、结尾文字最好先写出来;②如是议论文,写下你的论证层次,如是记叙文,写下故事梗概以及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