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十五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1届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十五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8639b0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7

第十五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1922年11月,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俄国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

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这反映了当时的俄国( ) A.生产关系调整符合农民的愿望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C.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人民在战争时甘于奉献

2.[2020吉林长春质监]1921年,俄国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

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 786个。这说明俄国( ) 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地位 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 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3.[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驻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登广告高薪招募6 000名专家和

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这一时期美国的出口设备有50%卖给了苏联。这表明苏联( ) A.缺乏基本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B.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 C.利用国际条件积极发展经济 D.成为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

4.[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下图是1928年至1940年苏联工业和重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的对比情况。据此

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

A.工业化的重心实现转移 B.国民经济结构完全失衡 C.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 D.工业建设速度日趋放缓

5.[2020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1927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政府收购的粮食总量只有491万吨,远低于国家

需要的820万吨。斯大林认为,出现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的日益分散和零碎化”。这一判断(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 C.推动农业集体化实施 D.为保留新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6.下表是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情况。据此可知( )

年份 1953 1956

总产量 生荒地的产量 82.5 127.6

26.9 63.3

其他地区的产量

55.6 64.3

1957 1958

105.0 141.2

38.1 58.4

66.9 82.8

A.苏联军事实力得以增强 B.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D.高度集权体制正式确立

7.[2020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都宣称自己是“最高民主”“彻底的

民主”,一味地强调苏维埃民主在质上的优势,而忽略了量上的不足。这说明当时苏联( ) A.改革重点由经济转向政治 B.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斐然 C.个人崇拜之风十分盛行 D.政治机制僵化问题突出

8.苏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1990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很宏伟,核心是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

1985年5月开始,戈尔巴乔夫在全国动员一切力量开展反酗酒斗争。这一运动破坏了酒业和葡萄种植业。这表明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 A.促进了苏联经济结构的调整 B.奠定了政治改革的基础 C.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社会矛盾 D.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9.[2019湖南四校联考]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

( )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10.[2019江淮十校一联]1923年5月,苏维埃政府规定,将农民负担的各种税务改为“统一农业税”,并将其中

一半左右由实物税改征货币税。此规定( ) A.促进了苏联农产品商品化 B.体现了苏联农业税制度的成熟 C.体现了苏联政策的长期性 D.有利于工农联盟和苏联的建立

1.[新角度]新经济政策施行后,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有人出于“最崇高的共产主义感情和

共产主义志向”,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竟然退却起来而号啕大哭。这说明当时部分共产党人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的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是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2.[2020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村出现两极分化,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的粮食,拒绝

购买高价的工业品,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一方面城市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另一方面工业品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里。材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新经济政策的废除有其历史必然性 C.富农阶层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D.苏联计划经济失去了其历史优越性

3.斯大林指出:“五年计划的任务就是要在国内创造一切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必要前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防力

量,从而能够彻底打退一切外来的军事干涉的企图,彻底打退所有一切外来的武装侵犯的企图。”这表明( ) A.工业化建设确保了苏联的国家安全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旨在应对外部威胁 C.国际环境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斯大林模式 D.苏联主要依靠发展军事工业来积累资本

4.[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监]1962年,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计

划、利润、奖金》的文章,提出了要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一观点( )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 C.推动了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功 D.将苏联经济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5.[2020江西南昌摸底测试]1965年,苏联颁布了《集体农庄市场贸易标准规则》,规定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个

人都可以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自由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其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国家不加干涉。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

A.农业领域成为改革重点 B.农业集体化弊端已被消除 C.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重视农庄和农民的积极性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的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中1961—1965年是

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农业经济呈不断发展态势 B.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农业助力 C.承受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7.苏俄(联)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银行作为信贷机构而独立存在已失去意义,政府颁布

《关于撤销人民银行》的法令,宣布将银行机构与财政机构合并。苏俄(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 A.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8.[2019云南昆明模拟]1927—1928年苏联国内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1927年国家收购到的粮食

仅为3亿普特,比1926年减少了大约30%。此现象( )

A.主要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C.反映出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 D.宣告了新经济政策的失败

9.[原创题]一般说来,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的(资金)积累率通常是从5%—10%到20%—30%逐

步提高,而苏联“一五”时期的积累率,则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低于国民收入的10%提高到1930年的

29%,1931年的40%,1932年的44%。此后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积累率一直保持在25%—30%的水平上。由此可知,当时苏联 ( ) A.工业化的模式优于西方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为国家积累了资金 C.高积累率阻碍了工业化建设 D.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10.[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一联]下面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该表反

映了 ( )

年份 外贸 总额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 643 1 502

1 661.002 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了世界市场的作用

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1.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22年正值俄国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期,这一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C项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1922年俄国国内战争已结束,D项错误。

2.B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结合题中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正是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时期,俄国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一部分中小企业,因而促使私人资本积累和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B项正确。当时俄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而不是私营经济,A项错误,排除;1925年俄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是事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排除;1924年斯大林掌权后优先发展重工业,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C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这在客观上为苏联引进设备或人员创造了条件,苏联招募专家和熟练技工、从美国购置设备说明其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经济,C项正确。仅由材料推不出A项结论;当时苏联是引进和利用美国的技术和人力,而不是“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B项错误,排除;设备出口不等于技术转让,D项错误,排除。

4.C 材料信息显示,1928—1940年,苏联重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整个工业的年均增长率,说明当时工业建设的重点主要在重工业方面,反映了其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C项正确。材料信息只能说明苏联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体现不出重心转移,且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涉及了工业,得不出国民经济结构的状况,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出1928—1940年苏联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年均增长率较高,说明当时工业化速度较快,“日趋放缓”材料依据不足,D项错误。

5.C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斯大林认为1927年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的日益分散和零碎化”,所以其在农业方面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故C项正确。

6.B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根据“1953—1958年”可知,材料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关,这一时期苏联粮食总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农业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对军事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苏联粮食产量的增加,不能体现农民对待生产的态度,排除C项;苏联高度集权体制正式确立是在1936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7.D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苏联政府一味夸大苏维埃民主是“最高民主”“彻底的民主”,否定资产阶级民主,忽略了借鉴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这表明当时苏联的政治体制僵化问题突出,故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