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专题跟踪训练1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专题跟踪训练1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05c40a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3

309教育网 www.309edu.com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臣弑君 弑:古代称“下杀上、臣杀君”为“弑” .B.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C.天下宗周 宗:祭祀 .D.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

[解析] C项,“宗”应是“以……为宗主”“归顺”的意思。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国人立其中子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可谓孝乎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C.及饿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命之衰矣 愿大王少假借之 ..

[解析] B项,两个“乎”都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A项,“其”:代词,“他的”/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C项,“且”:副词,“将要”/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D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

[答案] B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B.伯夷曰:“父命也。” C.太公曰:“此义人也。” D.我安适归矣?

[解析] 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是判断句。

309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

309教育网 www.309edu.com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号为文王,东伐纣 .B.左右欲兵之 .

C.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D.皆白衣冠以送之 ..

[解析] A项,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东”,其余三项为名词用作动词。B项,译为“杀”;C项,译为“下”;D项,译为“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答案] A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于是”,古今异义词,译为“在这时”;“闻”译为“听说”;“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老人”;“盍”译为“何不”;“焉”,代词,代指西伯昌。(2)“耻”,意动用法,“认为…是耻辱的”;“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仁义”;后三句都是省略句,应在“义不食周粟”前补充出三句的共同主语;“薇”是“野菜”的意思。

[答案] (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2)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去世,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就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为国君。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等到(他们)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木制灵牌,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下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起他们让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

309教育资源库 www.309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