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对投毒事件感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幼儿园对投毒事件感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8d52f881c758f5f61f676f

河北省幼儿投毒事件感想

5月2日《河北青年报》报道:平山两河乡两河村一老人在送孙女、外孙女上学的路上,捡到一瓶酸奶和几个拼音本。而当两个孙女喝下这瓶酸奶后,突然全身抽搐、不省人事,先后不幸去世。记者从河北省平山县公安部门获悉,该县两河乡两河村的两所幼儿园因生源问题产生矛盾,一家幼儿园园长用注射器将毒鼠强注射到酸奶中,终致两女童误食死亡。

近些年来,中小学、幼儿园发生的负面新闻实在是不少,有师德方面的,有涉及校园安全方面的,关于师德方面的问题幼儿园明显的要比中小学程度上要厉害得多,社会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可能哪种行为都不及这条新闻所反映的恶劣,令人发指无以复加,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正常人能做的事,而难以让人相信的就是这么个龌龊之人却是一个幼儿园的园长,而且竟然是为了抢生源,除了震惊还是震惊,除了愤怒还是愤怒,想想令人不寒而栗。

我们在难以置信和无比愤慨的同时,除了要调查和严惩凶手之外,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不妨扪心自问一下,园长投毒所折射的仅仅抢生源这么简单?这样的幼儿园是如何注册的?这样的“人渣”是如何进入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且当上园长职位的?教育主管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多想想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才是解决幼儿园乱象的根本。

目前,在中国幼儿园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幼儿园的生源不像中小学一样有相应的学区划分,尽管在中小学存在择校的弊端,因

此,幼儿园的生源是比较混乱的,不分地点,只要缴费都可以,我曾经在《幼儿园缘何成了恐怖地带》一文中分析过具体的原因,其原因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幼儿园体制的混乱。

如今,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或公或私幼儿园(说公又带有私有性质,说私又占用公共资源)三足鼎立,公立幼儿园数量严重稀缺,根本无法承受幼儿教育的任务,大量的私立幼儿园乘虚而入,良莠不齐,鱼目混珠,自家小院也可以办一所幼儿园,私立幼儿园拥有人在包括教师在内的学校资源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教育部门除了对此业务上有指导作用或任务外,几乎再也没有能够说得上话的时候,至于,幼儿园想聘用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工资,经营者(园长)说了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权干涉,甚至对开设什么样的科目也只是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因此,私立幼儿园在招生、聘用以及课程设置上的违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情况越是在比较偏僻落后的地区更甚。 不难想象,这次河北省平山县幼儿园园长投毒事件即是幼儿园体制混乱的结果,这样的幼儿园到底是怎么开办起来的,教育主管部门疏于监管也难逃其咎,不过,即便是如此,也不能因为生源投毒啊!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师德的范畴。 第二、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低。

由于私立幼儿园属于自负盈亏的性质,因此,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普遍很低,教师也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愿意到私立幼儿园任教的老师不多,有的只是权宜之计;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师资得

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幼儿园聘用教师的准入门槛低成为必然,一些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的人充实了教师队伍,她们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专业的心理知识,缺乏教育孩子的那份耐心、爱心,另外,也有不满于现状、不安心现状的心态时时作祟,不排除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的可能。

第三、幼儿园开设的科目不规范。

现在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的知识内容,比如识字课、拼音课、数学课等一些基础性课程,事实上并非如此,识字课、拼音课、数学课等一些科目只是简单地换了个名称而已,即便是废除了这些课程,幼儿园或者老师也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掺杂着这些内容教学,一是这些内容比较容易见到效果,二是能够得到部分家长的喜欢,这种情况尤其受到农村家长的欢迎,三是没有考核任务,内容也相对简单。幼儿园背离了让孩子在游戏中认知,快乐中培养兴趣、习惯的教育目的,教育走捷径以及教育的功利性使得一些孩子玩乐、好奇、好动的天性过早地受到压制,也就造就了所谓的不听话孩子,不听话就要教育,就要惩戒,由于孩子年龄小,有些孩子越是教育越是叛逆。

第四、幼儿园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朝三暮四。

就拿我镇来说,镇村学校合并以后,我镇只剩下一所中心幼儿园,教师中包括园长在内只有三名在编人员,还是小学在编教师,几个是从村办幼儿园合并过来的老师,其余的多半是在外招聘来的,其中一部分还是处于过渡期的实习生,村办幼儿园合并过来的老师几乎没有

受过专业的培训,只有一二十年的所谓经验,她们除了爱心还是爱心,如果没有爱心还有什么呢?而那些招聘过来的老师,春来夏走,一茬换一茬,走马灯似的,在这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谈何爱心和情感投入?谈何任职资格、职业规划?有人肯来就不错的了。 第五、幼儿园老师职业不稳定、待遇低。

幼儿园老师职业不稳定、待遇低是她们风险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幼儿园里在编人员与不在编人员的收入差距巨大,而能够担当一面的大多数是非在编人员,干重活拿最少的钱,还得受在编人员的气,特别是幼儿园家长制的管理模式更是她们的噩梦,地位低下缺乏可以倾诉的平台,孩子成了替罪羊,即便是因此被辞退,大不了走人,有人甚至认为自己本来就稀罕这个职业,即便是在视频的监视下也不在乎、风险低是造成虐童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每发生一个校园丑闻就会追究一部分人的责任,只是仅仅追究责任人并不能治本,全社会应该着力于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公平的享受幼儿教育,同时加强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园老师的工资待遇,最好能够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使她们的权益充分得到保障,促使她们视自己的职业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提高开办幼儿园的门槛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让更多的德艺双馨的人充实幼儿园干部、教师队伍,只有恩威并重,才能拯救幼儿园的孩子,拯救岌岌可危的幼儿教育,重塑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形象。

因此,我认为:“园长投毒的背后绝不是抢生源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