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6d0d1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7

【快速排除】白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城市白天某些时段PM2.5浓度却低于夜间,说明PM2.5浓度与户外活动、车流量无直接关系,排除A、D。 【考点】城市大气PM2.5浓度变化的原因 14.【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大,SO2,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SO2,排放量较小,A正确。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但SO2,浓度高,B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大气SO2,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SO2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C错误;两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相似,D错误。 【考点】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因素 15.【答案】A

【解析】海上丝路货物运往欧洲,需要绕道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路程比丝路班列远,运输速度慢、时效低,A正确、D错误。海运货物运输量比铁路大,单位运价低,B、C错误。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6.【答案】D

【解析】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并没有增加铁路线,A错误。货运班列运输的主要产品不是能源,B错误。货运班列增加说明安徽省销往国外的商品增加,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可能下降,C错误、D正确。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 17.【答案】B

【解析】黄河干流流域内山地少,②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故④错误。B选项正确。 18.【答案】C

【解析】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故C选项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 19.【答案】AD

【解析】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故选AD。 20.【答案】BC

【解析】大气中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中的云层还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图10中①为到地理试卷 第17页(共20页)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故选BC。

21.【答案】AB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云贵高原,而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该地石灰岩分布广,为咯斯特地貌区,易产生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故A、B选项正确。云贵高原人口并不稠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仅指种植业发展,而且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雨热条件较好,光照条件虽不太好,但杂交构树等适应性强的植物仍可较好地生长。 22.【答案】B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在其林下可以种植经济作物,但其本身经济价值不高,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沼气池主要为肥料加工厂提供原料或者为杂交构树提供肥力,但沼气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故C选项错误。由图可知,杂交构树种植可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故D选项正确。 23.【答案】CD

【解析】从图中不能看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从支柱产业变化图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6年木材产业几乎消失,可推知是资源枯竭、产业萎缩导致该城市收缩。故选CD。 24.【答案】AD

【解析】结合上题解析可知,资源枯竭、产业萎缩导致该市收缩,由“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可知,该市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故选AD。 25.【答案】AC

【解析】根据材料“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可知,该地地形平坦;由图可知该地水网密布,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故选AC。 26.【答案】CD

【解析】发挥该地历史文化价值,首先要保护留存的文化遗产;另外发展特色旅游业,利于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故选CD。拆迁和建设规模化小区都会破坏川西林盘原有的特色。 二、综合题 27.【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

(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 不利:引发洪涝灾害

(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解析】(1)由给定流域中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可知,该流域各地夏季降水多,故雨水是该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之一。由文字材料“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可知,冰雪融水也是其补给方式之一,另外地下水补给也应该是其补给来源。

(2)从图15中可以明显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较大;从图14中可以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降水开始早,故其峰值出现时间较早,原因可从降水量大小、雨季长短方面分析。

地理试卷 第18页(共12页)

(3)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方面是促进三角洲的形成,提供水源,不利方面是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4)针对该区域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的特点,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还要合理利用地下水等。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8.【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

(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考点】城市化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群的作用 【解析】(1)从图17中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数量增加,由此可知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也会上升,城市间交通等联系增强。

(2)从文字材料“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及图中主要工业部门即可确定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从该地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角度分析,该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从工业发展角度分析,该地区需防治环境污染。

(4)从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中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分析。 29.【答案】(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 (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 【解析】(1)从土地利用结构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园地和林地占比共59.6%,耕地占比29. 9%。

(2)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 (3)读文字材料可知,该村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而且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出现衰退迹象。

(4)结合材料可知该村发展立体农业,主要产业为农业。该村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周边城市经济发达,人口较多,故该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随着网络的普及,还可以发展农村电商。 【考点】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0.A【答案】(1)大陆坡 深度较大,坡度陡

(2)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受周边陆地影响大 (3)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形成一个低温中心 (4)海洋石油污染破坏海洋生态 危害渔业发展;影响海滨旅游

地理试卷 第19页(共20页)

B.【答案】(1)方格状交通分散灵活 不便于对角线方问交通联系

(2)仓储区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货物集散 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

(3)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

(4)工业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离;沿河打造生态走廊;绿地面积大 C.【答案】(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质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好 (2)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 (3)古韵风情体验游,山水养生游,农家体验游

(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D.【答案】(1)A区水、土各指标均合格;B区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 (2)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B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小) (3)B区施用农药次数多;用量大;种类多

(4)控制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

地理试卷 第2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