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四校2019届高三六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四校2019届高三六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5bb09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8

荆门市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2019届

高三四校六月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柳絮飘飞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南方柳絮飘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较小 C. 气温较高

2. 柳絮飘飞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①诱发火灾 ②影响出行安全 ③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阻碍物种繁衍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3. 一天中柳树飘絮较多的时段可能是 A. 清晨

B. 午后

C. 傍晚

D. 深夜

B.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光照较多 D. 降水较多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明确柳絮飘飞的条件,并由此推测南方与北方、一天中不同时刻相比,柳絮飘飞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并将学科知识融合,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1题详解】

根据生活经验,每年四月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柳絮飘飞,也就是说柳絮飞舞的季节主要是春季。四月份,南方气温较高是柳絮飞舞的条件,C不对;四月南方雨季到来,光照较少,B不对;四月南方相比较于北方,风力较小,降水较多,二者都是限制柳絮飞舞的条件,此时南方和北方比较,四月雨带到达南方,降水多少是最大的差别,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 【2题详解】

柳絮是过敏源,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易引发过敏症状,引起呼吸道疾病;柳絮容易飞入眼睛,导致眼睛不适,甚至阻碍人

视线,引起出行安全问题;柳絮是易燃物,温度较高时,极有可能引发火灾,所以避免在有柳絮的地

方抽烟和用火;①②③正确。春季飞絮实际上是雌性杨树、柳树自然繁衍的现象,飞絮里携带的黑色颗粒,就是雌树的种子,白絮借助风力在空气中飘飞,然后落地生根、生长壮大,有利于物种繁衍,④是有利的方面。 选A。 【3题详解】

柳絮一般在气温高、风力大、天气晴朗的条件下产生并飘飞。清晨、傍晚和深夜温度都较低,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柳絮一般在这个时间成熟脱落。故答案选B。

【点睛】柳絮的飞舞时间和气温、光照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形成柳絮最重要的条件是温度高,湿度小,只有达到一定的积温才能产生柳絮飞舞的条件,风是动力,让其飞舞,而高温让其生长成熟脱落;北方春季气温回升,干燥、高温、光照充足、湿度小以及一定的风速是利于杨柳絮飞舞的天气条件。

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mg有机物中木质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推测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含量高的月份是 A. 1-2月 C. 7-8月

B. 4-5月 D. 10-11月

5. 影响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因素是 A. 流速 C. 盐度

B. 水温 D. 流量

6. 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的原因是 A. 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 B. 土壤肥沃,生物量较大 C. 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 D. 降水多,碎屑的降解速度慢 【答案】4. C 5. A 6. C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气候对于河流以及沉积物的影响。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土壤有机质高度降解说明对应的气候条件是温度很高,降水较多,有机质在高温条件下极易被分解,不易储存在土壤中,同时木质素来源还包括新鲜的植物碎屑,新鲜说明此时植被处于生长期,对热量以及降水的都有要求,高温条件下热量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降雨多说明水源充足,结合着两个来源说明此时应当是高温多雨的季节,因此应当是夏季。正确答案选C。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河口水下三角洲从岸向海流速越来越低,并且受海洋顶托作用影响,沉积物颗粒大小从岸向海应该是先大后小,颗粒大的不易被搬运,流速越来越慢,大的容易先沉积下来,小的后沉积,并且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吸附的陆源有机物越少,即木质素含量越低。砂粒越小,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强,吸附的陆源有机物越多,即木质素含量越高,所以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因素是流速,流速影响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而影响它的吸附沉积物能力,最终导致木质素从岸向海的分布不同,和水温、 盐度、流量都无关,也无法通过材料判断。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 【6题详解】

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只有植被生长旺盛才新鲜,说明高温条件下热量充足、降雨多水源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此时应当是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选C。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但是不一定都是新鲜植物碎屑,也有可能是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因此无法判断,A错误,土壤肥沃,生物量较大,土壤中有机质极易被分解,因此也有可能是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而无法确定是新鲜植物碎屑,B错误,降水多,碎屑的降解速度快而不是慢,因此D错误,正确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提取有用的信息,尤其是“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理解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影响因素以及木质素来源物质的气候条件主要是高温多雨。

碳排放及其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交通运输对石油的高度依赖,以及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碳排放控制重点。下图为我国1990~2012年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客运交通碳排放强度(即单位乘客公里碳排放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