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哈姆莱特》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3f941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85

《哈姆莱特》练习

一 判断正误

⑴《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一剧.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饱满.戏剧冲突尖锐.语言生动丰富.富有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⑵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

⑶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

⑷《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⑸《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出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 )

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 ⑺《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王后的冲突是悲剧的主要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的矛盾。( )

⑻悲剧《哈姆雷特》以中世纪英国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丹麦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当时先进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 ) ⑼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语言有着非凡的表现力。独白这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形式.是作者在剧中塑造典型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诙谐而不乏诗意的双关语.使剧作充满妙趣和才智.对观众或读者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 二、选择题

1.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阐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莎士比亚与我国的关汉卿几乎同一时代.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戏剧家.为世界戏剧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B.“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说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个性生动而复杂.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C.《哈姆莱特》中人物关系是复杂的.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也有仇恨.使整部戏剧背景充实、鲜活生动。

D.哈姆莱特为报仇而装疯.但狡猾的克劳狄斯很快就发现了真相。

E.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说明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从某一角度看.他是一位复仇者.从另一角度看.他是一位激进的人文主义者.再换个角度看.他又是优柔寡断者。他还是一位深谋远虑者.是一位勇于斗争者。 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阐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最令哈姆莱特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 .

B.有学问的霍拉旭是哈姆莱特的好朋友。他和宫廷警卫马西勒斯曾在夜半看见过一个鬼魂.长得和已故的国王一样.悲哀而且愤怒地走过城堡的高台。

C.对宫廷阴谋这个秘密.哈姆莱特非常谨慎.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密友霍拉旭。

D.霍拉旭他们竭力劝阻哈姆莱特不要跟鬼魂去.生怕鬼魂露出狞恶的面目吓坏了年轻的王子。但睿智的哈姆莱特早就盘算着揭开父王暴毙的秘密.不愿放弃这一机会。

E.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在奥菲莉亚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莱特提出挑战并特意在剑上涂上毒药.自己置备毒酒.阴谋让哈姆莱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 三、简答题

1.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的哈姆雷特.为什么要装疯?

2.简析《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及其意义。

3.有人说王后乔特鲁德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请你举出情节加以说明。

4.老哈姆莱特告戒儿子说.“不可对你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你觉得他为什么这样告诫儿子?

5.哈姆莱特善于思考的特征也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的特点.请你举出情节说明。

6.奥菲莉娅在剧中的出场次数仅有5次.直接对白有56次.间接描写有5次。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在这样铁血复仇的情节中.你认为美丽柔弱的奥菲莉娅形象在剧中有何作用? 7.哈姆雷特的名言:“软弱者, 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是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8.先王的鬼魂出现的时候穿的是什么衣服?有什么样的表情?他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形象显灵? 9.霍拉旭他们为何竭力劝阻哈姆雷特不要跟鬼魂去?

10.老国王在告诫哈姆雷特不要忘记复仇时.告诫他如何对待王后的呢?

11.请介绍“戏中戏”并分析“戏中戏”的作用。

12.哈姆莱特是否真的疯?历来解释各异。请谈谈你的看法。

13. 请分析《哈姆莱特》第二幕所表现的哈姆莱特性格的复杂性。

. .

14.请举出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的两句经典台词.并简要赏析。

15.《哈姆莱特》中共有三个复仇者.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请简述他们复仇的差别。

16.《哈姆莱持》的情节发展与国王克劳狄斯的阴谋密不可分.请写出国王克劳狄斯的三个阴谋并指出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1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揭示了阅读的神奇和成果的多元.请简述你所能读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哈姆莱特形象?

18.巧合是剧作情节设置上常用的技巧.请简述《哈姆莱特》中的三个巧合及其作用。 19.索菲亚.首相之女.被夹在父亲和爱人之间.她的最终结局怎么样?

20.奥菲利亚的死因是什么?

21.奥菲利亚是自杀而死.但教士迫于权力将它安葬.她最后是用什么仪式安葬的?

22.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的决斗.国王克劳迪斯安排了哪些阴谋.最终结果如何?

23.哈姆雷特在安然回国后引起了克劳迪斯的恐慌.雷欧提斯的怨恨.他们密谋要用怎么样的方式将哈姆雷特置之死地?

24.《哈姆莱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25.《哈姆莱特》这一悲剧有哪几条线索。

26. .试简述哈姆莱特悲剧的主要原因。

27 .哈姆莱特并非完人.表现在哪些地方。

28克劳迪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请说出是哪四重?

29. 请写出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并举出一处情节说明。

. .

《哈姆莱特》练习

一 判断正误

⑴《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一剧.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饱满.戏剧冲突尖锐.语言生动丰富.富有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⑵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

⑶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

⑷《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⑸《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出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 )

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 ⑺《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王后的冲突是悲剧的主要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的矛盾。( )

⑻悲剧《哈姆雷特》以中世纪英国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丹麦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当时先进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 ) ⑼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语言有着非凡的表现力。独白这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形式.是作者在剧中塑造典型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诙谐而不乏诗意的双关语.使剧作充满妙趣和才智.对观众或读者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 答案:

⑵奥菲利亚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郁成疾而亡。 ⑸应为封建社会末期。

⑺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的冲突是悲剧的主要冲突。

⑻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真实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二、选择题

1.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阐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莎士比亚与我国的关汉卿几乎同一时代.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戏剧家.为世界戏剧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B.“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说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个性生动而复杂.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C.《哈姆莱特》中人物关系是复杂的.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也有仇恨.使整部戏剧背景充实、鲜活生动。

D.哈姆莱特为报仇而装疯.但狡猾的克劳狄斯很快就发现了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