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主题分析 - 人口问题是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国情问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申论热点主题分析 - 人口问题是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国情问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f167667f5335a8102d2203f

人口与就业问题:人口问题是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国情问题

一. 最为突出的“中国特色” (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最为突出的“中国特色”。这一点也是我们备考申论考试,深入系统地从公务员的角度思考中国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点。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这里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明确强调了人口增长的因素,也就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中国的人口问题,温家宝总理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变成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很低的人均水平。”(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明确“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动员社会资源,促进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增长源泉。 (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人口形势

21世纪上半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高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将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人口总量大且持续增长,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未来十几年我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每年仍将净增800万人—1000万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的目标,总和生育率必须稳定在1.8左右。按此预测,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13.6亿人和14.5亿人;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

达15亿人左右。(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未来十几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9000多万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将使出生率有所回升,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

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要求还存在差距,中西部地区生育水平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部分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问题仍比较严重,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二)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健康素质较低。由生物、社会、行为与环境综合所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个别地区达8%以上。据估计,全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逐渐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达80万人—120万人,直接影响近百万个家庭、几百万人的生产和生活,并给全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和负担。各种地方病、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544万人,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科学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15岁以上文盲达8507万人,农村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7.6%,25岁—64岁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4.63%。目前,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且一半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年龄在45岁以上。2005年我国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仅有17人。

道德素质建设亟待加强。部分人群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三)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0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7%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11.0%以上;到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11.2%和16.1%,老年人口分别为1.64亿人和2.34亿人。到本世纪中叶,预计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预计80岁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达2200万人,到2050年达8300万人。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受人口流动迁移影响,农村老龄问题更为严重。(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据统计,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严重偏离正常范围。到2020年,预计20岁—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持续时间过长,将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且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到2016年,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到2020年达10亿人左右;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3年达到峰值9.32亿人,到2020年达9.30亿人左右。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使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成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区域间人口发展差异明显。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面临生育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文盲率高、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等问题,留守老人、儿童的照料和教育问题突出;城镇与农村人口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善,由此引发的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四)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庞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1.5亿人—1.7亿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在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尤其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的技能培训、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等难度加大,流动人口基本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资源瓶颈约束趋紧。未来十几年,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我国供水总量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但城市供水水源结构单一,供水保障率不高,干旱年份缺水严重,农村人口不能使用清洁饮用水问题还未解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对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和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湿地萎缩。今后一个时期,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污染将向农村蔓延。生态脆弱地区难以承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的难度加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抚养比相

对较低、人力资源丰富、储蓄率较高的人口红利期。应对复杂的人口形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人口工作全局,明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三、“十一五”时期和2020年人口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坚持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与分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确立和发挥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能动作用,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把人口规划与就业规划、城市和村镇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资源发展利用规划等结合起来。

坚持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完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人口工作新格局。

坚持分类指导。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导向和政策重点应有所不同。(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 (三)人口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目标: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以内;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婴儿死亡率降到14.9‰,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0/10万;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左右;就业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贫困发生率继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城镇化率达到47%左右;有效缓解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势头;人居环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