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e649c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

www.qidaokaoyan.com

北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

析及经验分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 在科教评价网版2017-201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武汉理工大学。

作为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四。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等。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3个研究方向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01 核电重大装备用钢02 交通装备用钢03 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的强韧化理论04 海洋油气钻采与储运用钢工艺技术研究 05 海洋工程用钢焊接技术及性能控制机理研究06 电站金属材料与评价07 高性能钢铁材料组织与工艺 08 钢铁材料在海洋环境的腐蚀机理研究 09 海洋工程用钢的表面处理技术研究 10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无钨硬质合金的材料设计及其制备11 牙科修复用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与制备12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材料数据整合和材料大数据的挖掘分析13 海洋工程用低密度钢的组织调控14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冶金机理研究15 全生命周期服役材料的设计与研发16 高品质钢铁材料品种开发与质量优化17 新一代高强塑积汽车用钢研发18 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19 高强韧钢组织性能调控与工艺优化研究20 耐候钢、耐蚀钢开发与相关机理研究21 钢铁材料3D打印——激光熔覆过程中金属流变学行为研究22 高强汽车用钢成型过程中的本

www.qidaokaoyan.com

构关系研究23 板材成型工艺及成型过程中变形、传热及组织演变的研究

考试科目:①1001 外语水平考核②2001 专业水平考核③3001 综合素质考核 二、考试内容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核阶段,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

考核分专业水平考核(100分)、外语水平考核(100分)、综合素质考核(100分)、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计成绩,但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四部分。

① 专业水平考核(100分)

专业水平考核采用答辩形式,考生需提前准备好15分钟的汇报演示文档,主要内容包括科研工作经历、主要创新成果、博士课题设想等方面。汇报完毕后专家组提问10分钟。

② 外语水平考核(100分)

外语考核采用笔试加口试的方式。笔试考核单独进行,内容为专业外语翻译,口试主要考核听力与口语。

③ 综合素质考核(100分) 综合素质考核采取面试的方式。 ④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学习(工作)态度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查是博士生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计入总成绩,但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申请材料

考生务必按要求真实、全面、及时提供如下材料:

①《2019年报考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博连读考生须同时提交《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申请表》;

②身份证复印件;

③学生证复印件(仅在读学生提交); ④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本科及硕士阶段已获得的所有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皆应提交,其中硕博连读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往届硕士毕业生必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

www.qidaokaoyan.com

⑤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书两份; ⑥本科、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硕博连读一年级考生可不提供硕士课程成绩单); ⑦硕士学位论文概要;

硕士学位论文概要约5000字左右,包括题目、导师、论文摘要、研究方法和创新性结论;

应届硕士考生、硕博连读考生提供开题报告;未开题的硕博连读考生及同等学力报考者提供学士学位论文全文。

⑧硕士学位论文评议(阅)书(仅往届硕士研究生提供); 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或方案(不少于5000字);

研究计划或方案应含拟致力于研究的科学问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目标等。

⑩自我介绍(含科研经历,科研经历应包括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

四、考博分数

综合业务水平考核分数:分为专业水平考核(100分)、外语水平考核(100分)、综合素质考核(100分)三部分。 五、导师介绍

杨滨

学位职称:研究员、博导 个人简介: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会评专家,罗马尼亚科技项目海外评审专家,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以及多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台海集团专家库成员,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和三十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1982年获南昌大学铸造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获浙江大学金属材料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物理学博士学位,2001.8-2002.9丹麦技术大学物理系和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2009.9-2010.4美国犹他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主持或参加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学

www.qidaokaoyan.com

术专著2部。指导博士后2名,研究生70余名 科研情况:

1.北京市科委,核电蒸汽发生器热交换管和二回路管道的服役行为评价技术研发,2018/6-2020/12;

2.钢铁研究总院,蒸汽发生器主体结构材料性能测试与组织分析,2017/8-2020/7; 3.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新模式类项目,高端铝合金智能制造新模式,2016/6-2019/12;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核级铸造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热老化诱导点蚀形成的微观机制,2016/1-2018/12;

5.重庆理工大学,7075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黏度测试,2016/1-2017/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成分梯度界面层的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2013/1-2016/12;

7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AP1000压水堆主管道材料与成形关键技术,2012/1-2015/12; 8.江西省铜钨新材料重点实验室,高导热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2013/1-2016/12; 9.国家973计划,高温高压水中的材料微动损伤的规律和机制研究,2010/1-2015/12; 1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微量添加Sn、Nb和辐照对ZrCuFeAl大块非晶性能的影响,2012/01-2014/12;

11.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块体非晶合金的原子结构、本征特性与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2011/01-2013/12;

12.科技部重点专项,核电站设备老化和寿命管理软件研发先进技术研究,2010/01-2014/12;

13.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大型压水堆核电站关键结构材料与工程应用技术,2008/12-2011/6。 发表论文

1. Ye You, Yuefeng Chen, Bin Yang, Passive film properties of Z3CN20.09M duplex stainless steel aged for different times,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2018, 69(1): 1~13.

2. Yunzhu Shi, Liam Collins, Rui Feng, Chuan Zhang, Nina Balke, Peter K.Liaw, Bin Yang, Homogenization of AlxCoCrFeNi high-entropy alloys with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Corrosion Science, 2018, 133: 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