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de417b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2

苏州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征求意见稿)

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基础测绘,形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务院《基础测绘条例》、《江苏省测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江苏省“十三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和《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相关精神,在总结苏州市“十二五”基础测绘发展、分析苏州市社会经济“十三五”发展对基础测绘需求的基础上,面向苏州市“十三五”基础测绘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需求,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在地域空间上覆盖苏州市辖6区,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市可以参考本规划,或结合本市实际单独编制“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一、 苏州市基础测绘现状

(一)“十二五”市级基础测绘规划实施情况

“十二五”期间,按照全省基础测绘工作统一安排和苏州市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实施了测绘基准完善与维护、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图集编制等重点工程,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建立了统一的、高精度的、数字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包括覆盖苏州大市范围(8488平方公里)的B级GPS网、二等水准网和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完成了CGCS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其中B级GPS网中框架网GPS观测共14个点,全面网GPS观测共121个点。“十二五”期间,苏州市规划区范围(约3000平方公里)内的二等水准网每年进行一次维护与复测,规划区范围外的二等水准网和大市范围的B级GPS网也不定期组织维护与复测。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开始建设苏州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简称SZCORS)的,并于2006年7月在省内率先建成,2009年6月成为江苏省CORS苏州分中心,系统采用虚拟参考站技术,共由12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组成,覆盖了苏州整个行政辖区。“十二五”期间,SZCORS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注册单位150余家,活跃用户达300多个,服务遍及测绘、规划、建设、国土、房产、市政、勘察、电力、燃气、水务等多个行业应用部门。SZCORS基本完成了参考站的北斗改造,实现了包括北斗的厘米级定位服务,在全市推广北斗的行业应用,实现了与省局JSCORS并网,提升对测绘单位的统一监管水平。

“十二五”期间,苏州市规划局也组织完成了苏州市空间定位信息服务系统(SZGNSS-CORS)的建设,建立了覆盖苏州大市范围(约8488平方公里)的高精度、全天候、实时连续运行的GNSS卫星空间定位信息服务系统——“苏州市空间定位信息服务系统(SZGNSS-CORS)”。系统采用ITRF2000框架、CGCS2000坐标系,由8个参考站、2个控制中心及数据通信网络组成,控制中心与各GPS台站通过光纤进行数据通讯。

“十二五”期间,苏州市有序推进城市控制点查勘、恢复、维护和补充,目前城市控制点共有643个。每年开展二等水准网复测,连测水准点177个,每年开展地面沉降监控网和监测网复测,连测水准点425个。

2.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苏州市规划局从2006年开始每隔一年组织一次市区范围(约3000平方公里)的数字航空摄影(分辨率为0.1米-0.2米),编制了1:2000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十二五”期间,定期对市区1:2000正射影像图进行更新,完成了市区330平方公里三维模型的更新及市区1000多公里道路街景数据的采集工作,建立了苏州城区地下管线数据库。

“十五”、“十一五”期间,苏州市规划局完成了中心城区84平方公里的1:500比例尺和市区约2895平方公里的1:1000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测图工作,并编制完成市区1:5000地形图等,“十二五”期间定期进行了上述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修测、补测与建库。

完成了全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丰富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初步构成了内容丰富、现势性强、格式多样的多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3.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简称数字苏州)于2013年5月立项,2013年9月省局和市政府签订《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协议书》,于2014年11月22日通过省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除昆山外,张家港、常熟、太仓均已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数字苏州由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和苏州市规划局共同建设,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织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会同规划部门进行项目设计、组织实施及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和审定,组织申报、评审与验收工作,具体实施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苏州”网站主节点建设、上线发布及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市规划局负责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补充,进一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将已有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改造成符合数字城市要求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开展日常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和平台的维护等工作。

数字苏州项目整合更新了苏州市域1∶25万、1:5万、1∶1万、1:1000、1:500 DLG数据, 1∶25万、1:5万、1∶1万、1:2000 DOM和DEM数据, 市区约2979平方公里地名地址专题数据,主城区300平方公里城市三维景观等多种类型地理空间数据;搭建了全市唯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发了“国土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生态文明“四个百万亩”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园林信息管理平台、智慧水利、数字城管等十多个应用系统,同时建成了公众版平台——“天地图?苏州”,接入了国家主节点。

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国土、规划、农业等相关行业中的应用,提高了行业信息化、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公安、园林、水利等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公众生活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坚实的数据保障。

4. 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测绘队伍和技术力量得到大幅提升,目前苏州市共有甲级测绘资质持证单位8家、乙级16家,保证了测绘地理信息基础和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已在国土、规划、农业、公安、园林、城市管理等部门得到应用。“天地图?苏州”通过苏州市旅游GIS系统、苏州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舌尖上的苏州GIS系统、苏州园林名录展示平台等示范应用为公众获取、利用地理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为公众的出行、休闲和生活提供了快捷有效权威的

地理信息服务。

根据省局《关于开展城市地图集编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测〔2014〕160号)通知要求,我市作为江苏省城市地图集编制三个试点城市(南京、苏州、连云港)之一开展《苏州城市地图集》编制工作,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详尽的区域环境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基础测绘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基础测绘的数据资源、服务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测绘基准服务、GNSS站点尚有待完善,大地、高程、重力基准有待融合,CGCS2000坐标系统尚未得到权威使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体系尚不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覆盖范围、更新速度与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测绘高新技术装备体系水平不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不足;

测绘地理信息支持政府决策、行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相对简单,基础测绘成果应用与共享有待加强;

基础测绘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协调和优化。

二、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的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省落实“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推进“两个率先”,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关键期,苏州市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与预警、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社会公众日常生活都对测绘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应用需求不断涌现。基础测绘工作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转型发展、服务升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