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的区别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的区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dc4d604bed5b9f3f90f1ce7

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而且深入到了价值层面,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是改革传统官僚的DNA,是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次制度创新,重塑公共组织的一个成功典范,与原有的组织运行模式相比,行政服务中心对政府机构的组织和运行发生了以下几点变化:

第一,由管理变为服务。传统政府组织和运行通常都遵循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官僚制模式,公民往往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行政人员也将其视为统治和管理对象,而行政服务中心的创建意味着开始改变科层制组织、运行模式,将顾客战略的精神引入政府组织,在价值取向上以顾客主权为基本价值取向,在实施措施上,提供具体的服务措施,将普通公民的角色由被动的管理对象转变为主动的“顾客”,围绕顾客的需求进行公共服务活动,为顾客利益负责,突出“以民为本”、“官为民”的民主行政精神。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管制型政府的衙门式工作作风。

第二,由壁垒变为网络。传统官僚制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制度的崇拜,“制度的决定性理由一直是超过其它组织形式的纯技术优越性……在严格的官僚制治理中使一切都提高到最佳点”。这就要求在公共行政过程中,以严格的非人格化的金字塔结构为其制度基础。而这种“非人格化”的制度结构依靠条块分割的“鸽笼式”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这就导致了“鸽笼”的无休止扩大,各科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再加上公职人员的理性经济人角色,就容易造成职能各自为政,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壁垒,所提供的服务也是支离破碎的。行政服务中心将原先数十个科室的工作合并到5一7个窗口,在一个大厅内办公,打破了部门间的组织壁垒,形成网络化的服务体系,打造无缝隙的政府。

第三,由分工变为合作。经典官僚制强调公共行政在职能专门化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部门之间、公务人员之间都有严格的分工,而且在运行过程中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要求服从非个人的制度,而不是个人间的关系。这就可能导致公共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与合作。行政服务中心遵循“联合办、转报办、解答办、劝慰办”的一门式服务,为公众提供全面、综合性的服务,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在同一地点同时进行有效的合作,提供不同的服务项目,从根本上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解决了“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式工作方式,避免相互推诿和扯皮。

第四,由“繁文缛节”变为“一步到位”。传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在牢固的金字塔组织结构之下进行的,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复杂的流程。但是,由于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组织在“内环境”和“外适应”上均出现了困境,程序和流程日益增加并复杂化,最终使公共服务的质量被繁文缛节所淹没。行政服务中心确立了“立即办、限时办”的一站式服务,及时把效率理论移植到政府部门,提高政府的时间敏感度,并明确规定了提供服务的时限,通过“前厅后室”和首问责任制向顾客提供一步到位的公共服务,节省了公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体现了现代政府的精简快捷。

第五,由对上负责变为对下负责。在传统政府中,公务员的评价一般是上级评价或同事评价。同事评价往往变成了互相包容乃至袒护,所以公务员对待服务对象的态度普遍是冷漠和盛气凌人。服务中心的群众评价机制虽然还很不彻底,群众的评价只针对窗口公务员,但将公务员的工作直接交由服务对象进行评议己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将政府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社会公众的评议和监督,向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将有助于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感,建设责任政府。

行政服务中心是地方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商业服务方式,适应了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以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公开承诺、规范的办事程序以及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等特色区别于原来的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管理变得规范化和人性化,体现了“执政为民”“勤政便民”的根本要求,服务中心不只是表层的服务方式或工作方式的改变,它更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变革,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因此它的出现必将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什么基点上实现转型

一、管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相对而言的。传统的科层制组织形式就是建立在对人、对下级机构的严格控制、监督之上的。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是全能主义的政府。它控制了整个社会的所有的资源,拥有无限的权力,对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资源进行强制性的调配和安排。在管理上,它讲求计划、控制和监督,把广大的公民和社会组织都看作是它们管制的对象和客体,管理的主要方式就是惩办主义的方式。在这样的政府时代,政府似乎成为了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广大公民似乎只是国家财富的消耗者。

管制型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是以牺牲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的。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社会资源的复杂性、人的丰富性和政府管理能力的有限性,管制型政府没有在我国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也没有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相反,政府决策的频频失误却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不是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体制,管制型政府的管理也不是比较成功的管理。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话说,是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开 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核心是改革政府,改革主要解决政府职能的回归本位、政府管理目标的重新设定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实际上,首先要改革的就是管制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了改革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服务型政府和管制型政府的根本区别是官僚导向还是公众导向、是政府机关独断还是公民参与、是控制为目的还是以服务为目的。管制型政府追求的管理目标是为了达到官僚机构控制人民方便而把人民管住、管死。其根本的缺陷是窒息广大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我们从管制型政府这个起点向服务型政府转换,“实际上是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向社会本位、民本位体制转变。” 二、全能政府→有限服务的政府

计划经济时代的我国政府是一个全能的政府。政府垄断了社会的一切资源。也掌握了支配这些资源的全部权力。这个时候的政府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管。有研究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行政权力一般都比较大,几乎成了‘万能政府’??结果是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甚至滥用职权等等。”全能主义政府的危害导致其合法性的丧失,同时,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对社会进行全能管理的政府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市场主体的不断发育成熟和社会组织自主能力的增强,要求政府必须从全能政府回归到自己的本位上去。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必须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开放国内和国际市场,让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这样政府就回归到管理自己应该管理,也管理得好、管理得了的事情上来了。那么,政府主要的职能和职责应该是什么呢?按照我国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虽然公共服务只是这个概括中的一点,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前面三者也属于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

三、经济建设型政府→服务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迅速发展经济,改变经济落后状况,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中心。经济增长成为我国政府追求目标的首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口号说明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在我国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国家把主要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领域。虽然作为追赶型的后发展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其合理性,但是,国家的主要财力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国家的社会事业和公共产品供给就长期处于维持低水平发展的状况。随着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非均衡发展政策的引导下,社会的矛盾在积聚,贫富分化、失业严

重、就业困难、三农问题的突出、社会保障的缺失,不仅严重影响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也严重损害着政府的公信力。人们是在认识到经济建设型政府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已经造成了对社会持续、稳定和和谐发展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政府转型,需要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里,把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的理由论述得非常清楚:“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长期靠各级政府主导或直接进行投资和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恶果:一是政府权力的异化,公共利益部门化,权力寻租无法避免;二是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政出多门;三是这种体制必然会以GDP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造成许多低效率的投资,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受到抑制,在失业问题、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被压缩,行政垄断和审批事项增多;五是政府的社会公信力降低,社会信用体系破坏,形成畸形的市场经济。”因此,他们提出“要走出这种路径依赖的陷阱,出路就在于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要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其关键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

以前是管制型政府 管制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第一,命令行政;第二,一统行政;第三,人情行政;第四,经验行政;第五,弱责行政。管制型政府会带来哪些危害呢?第一,政府主导;第二,救世主观念;第三,擅权专权,失去监督;第四,全能政府职能无限扩长。管制型政府解决不了这四大问题,所以建设服务性政府是一个必然选择,没有别的办法,必须走这条路。

要确立现代政府理念,关键要克服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一、划清传统行政观念和现代政府理念的界限

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与现代政府理念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

1、出发点不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是为了实现统制而行使权力。它主张官本位,权力本位。而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则是从公民需要出发,主张人本位,社会本位,以为公民谋福祉为宗旨。

2、政府工作的实现过程不同。在传统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的管理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治;而在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则是公民与服务者互动的过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

3、工作对象的选择权利不同。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支配下的管制型政府面前,被服务者也是被统治对象。因此,一切服务都不排斥强制性(包括出于好心的服务);而在现代政府理念支配下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下,服务的成立条件则是被服务者的自愿与要求。因此,杜绝非法不合理强制是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4、对政府职能定位不同。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责是发展经济,要建立管制型政府以便管理经济和社会。现代政府理念则认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即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以及发布公共信息等。

5、对政府工作检测的标准不同。传统理念把行政效率作为检测政府工作的标准。现代理念则以绩效作为检测政府工作的标准。

当前,重在实现三方面转变:指导思想上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管理内容上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

二、树立现代政府理念

所谓现代政府即公共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人民的意见。这就要求政府在从经济发展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树立如下理念:

1、以民为本。政府要确立公民取向的公民第一主义。

2、主权在民。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某个个人或利益集团。因此,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3、“顾客”至上。政府要致力于建设一个“企业家政府”,像企业家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作为消费者的人民的合理期待和正当要求,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标准。 4、有限政府。现代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其权力的最大边界是不损害公民合法权益。

5、民主开放。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开。只有制定出相关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人民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才是真正的民主。 改善政府结构,建立服务型体制

调整政府结构,是实行政府转型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转向市场主导型经济。

其次,进一步减少行政层次,改善政府结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执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