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轻轻地》教学设计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秋季版)《轻轻地》教学设计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f59d5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37

《轻轻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轻、起、很、路、知、道、工、作、晚、才、回、正”12个生字。会写“工、正、才、回、门”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拼读、合作交流、练习、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

2、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识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分角色表演、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并在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学会关心、体贴父母及他人。 2、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懂得要关心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表演轻轻走路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老师是怎么走路的?

2、出示课件:早晨,在一个恬静、幸福的家庭里,爸爸睡得正香,“我”和妈妈的动作说话显得很轻很轻。

看了这幅图,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空间。) 3、引入课题。

你们真聪明,知道关心爸爸、妈妈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轻轻地》,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快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生字词。对于自己 感兴趣的句子,可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字向同学请教。

2、同桌相互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比一比,看谁进步快,读的好。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主动识字。)

3、再自由地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4、然后四人一组,每人轮流读一篇课文。其他的学生认真听,小组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激发读书兴趣,让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引导学生互帮互学,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2)“我”和妈妈轻轻地做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6、围绕问题再读课文,互相讨论。

7、指名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回答大屏幕相机出示有关词语:轻轻地。 8、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9、学生互动。

三、学习生字,引导识记

1、出示12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带读?这些字都会认了,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下这些字的? (启发学生多动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4、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用“轻轻地”练习说话。 (积累词汇,运用语言。)

5、做字音、字形找朋友的游戏;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在玩和游戏中识记生字。) 四、 总结拓展

1、这节课大家做得都很好,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

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想象? 3、你还知道平时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自由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第二课时

一、 情境再现,复习导入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几个学生在台上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 2、他们几个表演得真棒。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的是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怕影响爸爸的休息。(再现课文情景,使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二、 指导朗读,感悟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语 气。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导学生“扫读”。

3、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说说妈妈轻轻地做什么?妈妈除了轻轻地穿衣、走路、开门和说话以外,还轻轻地干了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想象,体会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统一起来。)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讨论:“爸爸”昨天上夜班是什么时候回家的?(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的求知欲。)

(1)想象爸爸工作的情景。

(2)根据平时的了解,说说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5、自读自悟或互学互悟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学习方法同第一、二自然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反复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6、学习第六自然段,讨论:“我”和妈妈为什么轻轻地笑了?

(1)学生各抒己见,体会“我”和妈妈此时内心的幸福感觉,让学生结合平时给妈妈倒茶、帮妈妈打扫卫生等,得到妈妈的赞扬来体会,领悟“我”和妈妈的笑是会心的笑,幸福的笑。

(2)提问:你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吗?让学生谈谈自己,教育学生关心父母和其他人。

7、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积累词汇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工、正、才、回”。先指导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指导书写。

3、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2、回家后做一件关心、体贴父母的事,下次课来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