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5年自考学前教育原理专业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自考)2015年自考学前教育原理专业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ba90ec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e

他反对先天观念的存在,认为全部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

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而绅士教育的形式,洛克主张采取“家庭教育”,而不赞成“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洛克把教育分为德,智,体三个部分。在体育方面,洛克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德育是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智育上,提出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把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对幼儿施教时,可采用游戏的方法。

他的教育思想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代表作--【爱弥儿】

卢梭对儿童教育的首要贡献在于“儿童的发现”。卢梭的崭新发现是对中世纪以来的性恶论和预成论的彻底颠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卢梭的另一突出贡献是提出“自然教育理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因此教育要遵循自然,顺应人的天性。

卢梭从遵循自然的基本原则出发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0-2岁,婴儿期,以身体的养护为主。2-12岁,儿童期,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12-15岁,青年期,以智育为主。15-20,青春期,以道德教育为主。前两个时期的教育包含了学前儿童的教育。在第一时期的教育中,应以父亲为教师,母亲为保姆,教育的第一要事,就是要注意儿童的健康。第二阶段中,对待儿童的过失,反对道德说教,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

卢梭教育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性。缺点:片面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把儿童的天性过分理想化,在教育的年龄分期方面缺乏科学依据。一味强调教育来改变社会,没有认识到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

响。

(四)裴斯泰洛奇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致力于发展平民教育。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教育要适应自然,按照儿童的天性及其发展顺序来进行教育。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而道德教育的本质核心就是爱的教育。(和谐发展,爱) 母亲是教育的第一力量。

学前教育要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几方面进行,儿童才能得到和谐发展。 【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提出“儿童之家”的设想,这是学前社会教育和幼师培训思想的萌芽。

(五)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代表作【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基础是--宗教神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提出了神本源的观点:1,教育可以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使人类了解自己。2,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从“自然的儿童”出发,经由“人类的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3,人生下来就具有四种本能:活动本能,认识本能,艺术本能,宗教本能。

福禄贝尔把人类初期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其中前两个时期探讨的是学前教育。

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为自然科学及数学教育,语言教育,艺术教育,宗教教育等,其中宗教教育是核心内容。而幼儿园教育方法,主要通过游

戏和作业来完成。

福禄贝尔是历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把它引入到教育过程的教育家。

“恩物”:神赐给儿童的玩具。通过“恩物”的操作,儿童可以认识颜色,数量,几何形体,空间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等。

第一章 第三节

一、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现在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表现为: 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为贫困家庭儿童实行免费学期教育。法国则向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并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二)学前机构教育走向普及 三)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四)学前教育实施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五)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学前教育民主化

1924年,人权组织国际联盟发表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二、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和欧洲新教育运动交相呼应。 一)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代表作有《我的教育信条》《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杜威认为儿童是具有生物特征的有机体,儿童的本性在于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和需要。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而同时在活动中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儿童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

杜威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看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认为教育具有促进儿童生物性本能和心理机能不断生长的目的,这就是“教育即生长”;儿童的生长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教育也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这就是“教育及生活”;教育史一个过程,是儿童通过活动去体验一切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儿童学习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不断地增加和改造自己的经验,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因此“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在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的观点: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和做(实践)中学。

学校即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要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教育要服务于儿童生活。

儿童中心。

做(实践)中学。是否重视活动在早期教育中的意义。

杜威是20世纪新教育的重要代表,其建立的实用主义体系对美国和世界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