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生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生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8dd70abed5b9f3f90f1ca4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

的意境;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学习难点:鉴赏 “梦游”的意境。 学习时间: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李白及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奉诏进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李白又受到权贵的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放还。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长安的。之后,他又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当他离开山东鲁南游吴越时,写下了这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临行前向朋友们表白心情之作。 2、题目的意思是:把梦游天姥山的情景写成诗,留给朋友作别。

①题目的断句: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根据题目明题材:赠别诗

③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当中的一种。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二、预习

李白诗中的名言名句填空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 ,千金散尽还复来。 c、长风破浪会有时,

1

d、白发三千丈, e、 ,随君直到夜郎西。 f、孤帆远影碧空尽, 。

g、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h、抽刀断水水更流, 。 i、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课文学习

整体感知

1、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基调。自由读,带读,齐读,指名读。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越人语( )天姥( ) 海客谈瀛( )洲 势拔( )五岳掩赤城 天台( )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 送我至剡( )溪 谢公宿( )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 脚著( )谢公屐( ) 迷花倚( )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 )岩泉 栗( )深林兮惊层巅 水澹澹( )兮生烟 裂缺霹雳( ),丘峦崩摧( ) 虎鼓瑟兮鸾( )回车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 忽魂悸( )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 惟觉( )时之枕席 须行即( )骑访名山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越人语天姥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我欲因之梦吴越 脚著谢公屐 渌水荡漾清猿啼 .......迷花倚石忽已瞑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

虎鼓瑟兮鸾回车 水澹澹兮生烟(波浪起伏)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理清本诗结构如下:

第一段:入梦缘由 第二段:梦游历程 第三段:惊梦长叹

四、小结

这首诗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像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2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赏析诗文第一段与第二段。 一、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概括第一段大意。

2、请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看看是怎样表现其高大神奇的?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4、思考:“天姥山”与“瀛洲”哪为实景,哪为虚景?作者开篇“谈瀛洲”有何作用?

二、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概括第二段大意。

2、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1――6句 图景: 特色:

7――10句 图景: 特色: 19――26句 图景: 特色:

图景: 特色:

27――30句 图景: 特色:

3、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这几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这两句当中“飞”和“送”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5、作者为什么花如此多笔墨描写梦境?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1――18句 图景: 特色:

三、朗读背诵诗歌

3

四、学习小结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1、学习诗歌第三段;2、总结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3、课后巩固练习 一、研习第三节(抒情表态)

1、朗读、背诵诗歌第三段并概括内容

2、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4、写出本段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并指出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诵并背诵本节诗歌。 三、全诗总结

1、本诗的主题

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 2、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四、课后巩固练习

1、用诗歌中的句子填空。

②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③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④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2、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 )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

4

①入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