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精制水磨糯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年产2万吨精制水磨糯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7409b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b

粉再扩建20000吨全电脑控制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产业关联度较高,不仅能加快当地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当地运输、贮藏、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发展,并与其相关产业形成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

⑴食品工业蓬勃发展。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外资和技术装备取得明显成效,由此对工业用粮需求的快速增长。预测到2010年国内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50750万吨(10150亿斤)。

⑵采取中外合资或资产重组的形式,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

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人们期盼生活质量的提高,从温饱迈向小康,也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讲究美味和营养,故优质高价也得以贯彻执行,为人们接受,市场经济模式利益驱动也促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⑷高等级(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完善,铁路运输设施几经改造,

17 几度提速,使我国陆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为这一时期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1.5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开发区内。****开发区位于****县城老城区东南面,距县城2公里,附近有省级道路奉大线通过,向东南方向沿奉大线至320国道为20公里,再向东40公里可达南昌市中心,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本项目所属****食品技术工业园区内,现占地面积388亩。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从****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可以看出,本项目被****县列入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对象,从政策、信贷、市场、环境、服务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一是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呈现出结构调整获得新起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新突破,文明

18 村镇建设迈出新步伐的全新局面。坚持以实施四大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五年来,水稻播种面积得到了较大恢复,2005年达到57.1万亩,比最低年增加9.5万亩,其中:绿色糯稻基地15万亩,优质稻52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了5亿斤大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花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至2005年底,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2万亩,发展专业户289户,从业人员3000多人,形成了罗市、会埠、赤岸、林业苗圃四个千亩连片花木基地。优质米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县优质稻率达90%以上,被列为全省优质稻示范县。猕猴桃等连片生态果园发展到2.5万亩,面积江南最大。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1.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7元,年均增收267元。以修水泥路、建沼气池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五年来全县建设沼气池1400个,铺设乡村水泥路达250公里。干洲、会埠、罗市、赤田、赤岸等地文明村镇示范点建设已初具规模。二是城市面貌变化显著,呈现出县城

19 规模扩大,市政设施改善,城市品位提升的转折性变化。“一河两岸、三桥四区”的城镇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县城规模已达10平方公里。县城段潦河碧波荡漾,防洪墙已初步建成,新建成的橡皮坝和两座潦河大桥已投入使用。城北旧貌换新颜,兴建了三个农贸市场、三个大型超市和货运中心;新建了碧云花园、滨江花城、应星花园、钱鸿花园、擎天商住等住宅小区;新开了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滨河路、商贸步行街和龙山大道、应星大道等街道;拓宽改造了狮山大道、迎宾路和冯川东路,对城区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城南初具规模,有12家单位南迁办公,行政中心和12家南迁单位正抓紧建设。通过强力的动作,昔日的小县城正逐步变成生态园林城。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呈现出公路建设不断加快,旅游景点建设不断升温,抗洪灌溉能力不断增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喜人局面。“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2.8亿无,其中,2005年达到18.3亿元,比200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