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八年级生物上册 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4ddf4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1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动物(第一章至第三章)

1.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 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②软体动物,如乌贼、

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

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 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

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 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6.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7. 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8. 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

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9. 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

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灵活

10.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薄而轻,多气质骨,胸

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1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

泛的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12.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3.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

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14.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或骨、关节、骨骼肌】

15.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

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16.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

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17.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

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18.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

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因为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19.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当稳定状态的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

粉、播种

21.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

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2.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

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23.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了解常见仿生例子)

二、细菌和真菌(第四章、第五章)

24.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5.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

26.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

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27.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

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8. 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

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裂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29. 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用孢子繁殖后代 30.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

物共生。

3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

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 ③疾病防治。④环境保护。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藻类 如水绵 32.. 注:○1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形态结构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2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有种子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腔肠动物:珊瑚

33. 软体动物:河蚌

无脊柱 无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蚯蚓

动节肢动物:蜘蛛 物的分类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鱼类 两栖类:大鲵

用心 爱心 专心

脊椎动物

2

3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 基本单位。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

35.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36.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用心 爱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