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方法》选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有效教学方法》选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0d8ca0783e0912a2162aed

? 提供一些任务,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体验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往往有多种答案。 ? 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或体系。 ? 告诉学生知识的建构需要共同的努力,不是由学生独自寻找知识,也不是由教师来单独控制。 ? 在上课过程中,评估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提供反馈。 六、 人格对学习的影响

人格是个体各方面的特征、动机、信念和能力的综合体,包括情感反应和性格,甚至还有价值观等。 七、学生时期的埃里克森危机

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形成理论,他假设在婴儿期和老年期之间有八个人格发展阶段,称为八个危机。其中三个阶段发生在学生时期,如图所示。

在第一个危机,即成就感对自卑感的危机中,学生在寻找一些方法,试图创造出受人尊敬的产品或成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产生

一种有价值感,借以消除在社会竞争中所产生的自卑感或不胜任感,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成人看起来总是自信而能干的。一开始,这样的成就可能采取最容易的方法—擅长运动、在学校表现出色或者在家做个小帮手,等等。对教师来说,这段时间特别富于挑战,因为这时候需要引导学生以高成功率投入学习,从而保持课堂所关注的有价值感。要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些成功经验,这是帮助学生度过当前危机的重要手段。

学生时期的第二个埃里克森危机,产生于学生理解自我的需要,也就是发现他/她的同一性,发现“真正的我”的需要。能否产生一个一致的、可接受的自我意象,个人的性别、民族和种族、宗教,以及身体吸引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一个摆脱幻觉、伪装和夸张,按照自己的真实面貌来接受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危机中,在发现和接受自我的过程中,个体必须体验到承认感和成就感,其中承认感是对环境的控制感,当个体想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这种需要会更加强烈。帕特里夏和理查德 夏姆克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要激励教师认识到小组的作用,小组有助于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承认感、控制感和成就感,这样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加强,使他们更容易达到学术目标。他们还警告说,如果课堂没有满足这三种基本需要,可能会有大量的学习者感到被教师怠慢了,因而没精打采或者茫然不知所措,这就产生了动机和行为问题。 教师应当以任务为导向作出安排,让学生表达自我和独特性,从而积极地带动学生投入学习,这样就有利于满足这三种基本需要。这样的课堂活动包括:

? 讨论 ? 展示和展览品 ? 合作活动 ? 文件包 ? 课题式学习

学生时期的第三个埃里克森危机,是个体放弃部分自我同一性,从而发展与他人的亲近与亲密关系。对一些人来说,这一阶段可能发生在高中以后,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阶段是从高中开始的。与他人,尤其是与异性建立人际关系,可能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也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对一些学生来说,它可能是上学的惟一原因。处于这一危机中的学生,与教师建立情感关系也并不罕见,尤其是当他们与同龄人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而受挫的时候,比如在成熟程度、吸引力、兴趣和身材等方面存在差异等。处理这些情感问题没有简单的方法,要留意学生的情感压力,努力缓解它们对学生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疏导它们。

学会如何与教师、父母和同学相处,是学习者必须完成的关键发展任务之一,只有完成了这一任务,才能成功地解决当前的危机。与父母和教师之间的成功关系称为上下关系 ,它满足了学习者安全和保护的需要。与同龄人的成功关系称为同辈关系,它对学习者的发展同等重要,满足了他们归属的需要,并使他们练习并获得重要的社交技巧。在学习者入校时为他们提供发展健康人际关系的机会,可以使他们培养出一些技巧,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帮助他人以及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等。如果个体没有经历健康的同辈关系,没有学会发展友谊的态度技巧,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这方面的失败被称为社会性疏远。

当前的研究暗示,被疏远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学校里寻衅闹事,更有可能经历强烈的孤独感,并且更有可能在青春期和成年期遭受情感困扰 。然而研究人员已经指出,可以教给学习者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使他们为同龄人所接受。更重要的是,帮助学习者建构他们自己的运行良好的水平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培养友谊的态度和技巧,这对于课堂也会起到良好作用。 八、同辈群体对学习的影响

在课堂上,同辈群体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要的,这时它们可以促进一些行为,提高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这里有一些方法,通过建设性地运用同辈关系来促成课堂目标:

1.强调小组作业,其中小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同辈群体。在作业或合作性小组形成过程中,要确保小组成员代表着不同的背景和兴趣,这样就能在这个作业中汇集各种不同的技巧和才能。当不同类型的个体被安排在一起合作时,小组行为倾向于采取中间路线,从而杜绝极端的或扰乱性的行为。

2.引导全班形式的集体讨论,告诉班级成员,他们要想被社会所认可必须做些什么,必须不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你期待他们做些什么,并举例说明他们可以期待别人做些什么。

3.通过提高学生之间对彼此的吸引力来增强集体凝聚力。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了解彼此:树立一个以“友谊”为主题的布告牌;让学生写一份简历并当众朗读,印一份全班的姓名簿,把姓名、爱好、工作和职业抱负等包括在内。 4.在同辈指导的情况下 安排那些年龄较大或较成熟的学生与年龄较小的学生进行互动,因为他们更有可能被其他学生尊为榜样。许多学校有正式的同辈指导计划,称为跨龄指导;指导者是从较高年级选出的,去帮助那些年龄较小的、可能遭到失败或挫折的学习者。

九、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十、作出排除偏见的安排 (一)贴标签和分组中的偏见

学生从一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被分成三组 “老虎”、“红衣主教”和“小丑”。每个人坐在不同的位子上。这种分组是由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他们的信息来自于登记表、与母亲的谈话以及与社会工作者的访谈等。地位最高的学生,被称为“老虎”,座位离教师最近,而且很快被贴上学习敏捷的标签。地位最低的学生,被称为“小丑”,座位离教师最远,并很快受教师的影响,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