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藉鐢电綉鍗佸叓椤归噸澶у弽浜嬫晠鎺柦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鍥藉鐢电綉鍗佸叓椤归噸澶у弽浜嬫晠鎺柦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bd80ab4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2

11.5.3 当断路器液压机构打压频繁或突然失压时应申请停电处理。在设备停电前,严禁人为启动油泵,防止由于慢分而使灭弧室爆炸。

11.5.4 应积极开展真空度测试,预防由于真空度下降引发的事故。 11.6 预防开关设备预防绝缘闪络、爆炸的措施

11.6.1 根据设备现场的污秽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污闪措施,预防套管、支持瓷瓶和绝缘提升杆闪络、爆炸。 11.6.2 断路器断口外绝缘应满足不小于 1.15倍相对地外绝缘爬电距离的要求,否则应加强清扫工作或采取其他防污闪措施。

11.6.3 新装、大修72.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绝缘拉杆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开裂起皱、接头松动及超过允许限度的变形。运行的断路器如发现绝缘拉杆受潮,应及时烘干处理,不合格者应予更换。

11.6.4充胶(油)电容套管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水和受潮,发现胶质溢出、开裂、漏油或油箱内油质变黑时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应保证末屏接地良好,防止由于接地不良造成套管放电、爆炸。 11.7 预防开关设备载流回路过热的措施

11.7.1 在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测量方法检查接触电阻。

11.7.2 定期用红外线测温设备检查开关设备的接头部、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重点部位:触头、出线座等),特别在重负荷或高温季节,要加强对运行设备温升的监视,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11.7.3 对开关设备上的铜铝过渡接头要定期检查。 11.8 预防开关设备机械损伤的措施

11.8.1 应对开关设备的各连接拐臂、联板、轴、销进行检查,如发现弯曲、变形或断裂,应找出原因,更换零件并采取预防措施。

11.8.2 各种断路器的缓冲器应调整适当,性能良好,防止由于缓冲器失效造成开关设备损坏。 11.8.3 开关设备基础不应塌陷、变位,支架设计应牢固可靠,不可采用悬臂梁结构。 11.9 预防开关设备合闸电阻故障的措施

为预防由于断路器合闸电阻引发的故障,应加强对断路器合闸电阻的检测和试验,在断路器产品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及预防性试验中应对合闸电阻做如下项目的测试: 1) 合闸电阻的阻值;

2) 断路器主断口与合闸电阻断口的配合关系。

11.10 预防断路器合分时间与保护装置动作时间配合不当引发故障的措施

11.10.1应重视解决断路器合-分时间与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的配合问题,必须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要求为基础。不宜采取延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间的方法,而应由断路器自身采取可靠措施保证。 11.10.2 根据DL/T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及各网省电力公司关于故障切除时间的有关规定,断路器制造厂在设计其产品时,合-分时间应不大于60ms,推荐采用不大于50ms。 11.10.3 应重视对以下两个参数的测试工作:

1)断路器合-分时间。测试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中的要求。 2)断路器辅助开关的转换时间与主触头动作时间之间的配合。 11.11 预防控制回路电源和二次回路引发开关设备故障的措施

11.11.1 各种直流操作电源均应保证断路器合闸电磁铁线圈通电时的端子电压不得低于标准要求。对电磁操动机构合闸线圈端子电压,当关合电流小于50kA(峰值)时不低于额定操作电压的80%;当关合电流等于或大于50kA(峰值)时不低于额定操作电压的85%,并均不高于额定操作电压值的110%,以确保合闸和重合闸的动作可靠性。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予以改进。

11.11.2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站用电应有两路可靠电源。凡新建变电站不得采用硅整流合闸电源和电容储能跳闸电源。

11.11.3 应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各级熔丝或直流空气开关配置是否合理,熔丝是否完好。 11.12 预防隔离开关故障的措施

11.12.1 对于在运的72.5kV及以上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高压隔离开关订货的有关规定(试行)》完善化技术要求的隔离开关应进行完善化改造。

11.12.2 对于久未停电检修的母线侧隔离开关应积极申请停电检修或开展带电检修,防止和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

11.12.3 新装和检修后的隔离开关必须进行回路电阻的测试。应积极开展瓷绝缘子探伤和触指压力测试。 11.12.4 应加强对隔离开关导电部分、转动部分、操动机构、瓷绝缘子等的检查与润滑,防止机械卡涩、触头过热、绝缘子断裂等事故的发生。隔离开关各运动部位用润滑脂宜采用性能良好的锂基润滑脂。 11.12.5 应在绝缘子金属法兰与瓷件的胶装部位涂以性能良好的防水密封胶。 11.12.6 与隔离开关相连的导线弛度要调整适当,避免造成太大的拉力。

11.12.7 为预防GW6型隔离开关运行中“自动脱落分闸”,检修时要认真检查操动机构蜗轮、蜗杆的啮合情况,确认没有倒转现象;检查并确认刀闸主拐臂调整是否过死点;检查平衡弹簧的张力是否合适。 11.13 预防高压开关柜事故的措施

11.13.1 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中,宜选用加强绝缘型金属封闭式高压开关柜,特别是发电厂和潮湿污秽地区必须选用加强绝缘型且母线室封闭的高压开关柜。

11.13.2 高压开关柜中的绝缘件(如绝缘子、套管、隔板和触头罩等)严禁采用酚醛树脂、聚氯乙烯及聚碳酸脂等有机绝缘材料,应采用阻然性绝缘材料(如环氧或SMC材料)。

11.13.3 在开关柜配电室配置通风、防潮设备和湿度计,在梅雨、多雨季节或需要时启动,防止凝露导致绝缘事故。

11.13.4 为防止开关柜“火烧连营”,开关柜的柜间母线室之间及与本柜其它功能隔室之间应采取有效的封堵隔离措施。

11.13.5 手车开关每次推入柜内之后,应保证手车到位,保证隔离插头接触良好,防止由于隔离插头接触不良、过热引发开关柜内部故障。

11.13.6 高压开关柜内母线及各支引线宜采用可靠的绝缘材料包封,防止小动物或异物造成母线短路。 11.13.7 应尽快淘汰柜体为网门结构的开关柜 11.14 预防SF6断路器及GIS故障的措施

11.14.1 SF6开关设备应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微水含量和泄漏的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处理。处理时SF6气体应予回收,不得随意向大气排放,以免污染环境及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11.14.2 室内安装运行的SF6开关设备,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氧量仪和SF6浓度报警仪。

11.14.3 应充分发挥SF6气体质量监督管理中心的作用,做好新气管理、运行设备的气体监测和异常情况分析,基建、生产用SF6气体必须经SF6气体质量监督管理中心按照有关规定检测,并出据检测报告,方可使用。

11.14.4 SF6压力表和密度继电器应定期校验。密度继电器所用的温度传感器应与断路器本体处于同样温度环境。

12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为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应认真贯彻《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 475-1992)和《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以及其它有关规定,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2.1 防止接地网事故

12.1.1 设计、施工方面对接地装置的要求

12.1.1.1 在发、供电工程设计时,要吸取接地网事故的教训,设计单位应提出经过改进的、完善的接地网设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12.1.1.2 220kV及以上重要变电站宜采用铜质材料的接地网。

12.1.1.3 对于新建工程: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时,除了按相关规程规范设计外,还应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电网长期规划来考虑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情况,并应有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计

算报告。

12.1.1.4对于扩建工程:除满足上述12.1.1.3中新建工程的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要求以外,还应对前期已投运的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容量校核,不满足要求的必须在现期的基建工程中一并进行改造。

12.1.1.5 变压器中性点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重要设备及设备架构等宜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12.1.1.6 基建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预留的设备、设施的接地引下线必须经确认合格(正式文字记录)以及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土,并应分别对两个最近的接地引下线之间测量其回路电阻,测试结果是交接验收资料的必备内容,竣工时应全部交甲方备存。 12.1.1.7 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应符合规定,各种设备与主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扩建地网与原地网间应为多点连接。

12.1.1.8 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网,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有完善的均压及隔离措施,方可投入运行。对弱电设备应有完善的隔离或限压措施,以防止接地故障时地电位的升高造成设备损坏。 12.1.2 运行维护方面对接地装置的要求

12.1.2.1 对于已投运的接地装置:应根据地区短路容量的变化,校核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并根据短路容量的变化及接地装置的腐蚀程度对接地装置进行改造。对于变电站中的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阻或高阻接地系统,必须按异点两相接地校核接地装置的热稳定容量。

12.1.2.2 接地引下线的导通检测工作应1~3年进行一次,根据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开挖、处理。

12.1.2.3 应定期(前后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大于5年)通过开挖抽查或其它有效测试手段确定接地网的腐蚀情况,发现接地网腐蚀较为严重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铜质材料接地体地网不必定期开挖检查。 12.1.2.4 认真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及《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 475-1992)中对接地装置的试验要求,同时还应测试各种设备与接地网的连接情况,严禁设备失地运行。

12.2 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

12.2.1 500kV变电站的母线、主变和高压并联电抗器是否需要安装避雷器以及安装位置,应在设计阶段经过校验确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GIS是否需要单独的避雷器保护,也应在设计阶段经过校验确定。 12.2.2 220kV线路应全线架设双避雷线,山区的110kV线路亦应架设双避雷线。

12.2.3 35~220kV变电站进出线的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在雷雨季中可能经常断开,同时线路侧又带有电压时,应在线路末端或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线路侧有防雷保护措施,如加装间隙或避雷器。对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有电压的柱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两侧均应加装避雷器保护。

12.2.4 对雷害事故多的线路,应通过雷电观测掌握雷电活动规律,找出线路重雷区和易击点,采取综合防雷措施,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线路的雷害事故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增加绝缘子片数、架设耦合地线等,对于山区易击段易击点的杆塔可以采取安装线路避雷器的措施,对于同塔双回线可以采取不平衡绝缘措施。

12.2.5 加强避雷线运行维护工作,定期打开部分线夹检查,保证避雷线与杆塔接地点可靠连接。 12.2.6 严禁利用避雷针、变电站的构架和带避雷线的杆塔作为低压线、通讯线、广播线、电视天线的支柱。 12.3 防止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事故

12.3.1 切合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该变压中性点临时接地。 12.3.2 为防止在有效接地系统中出现孤立不接地系统并产生较高的工频过电压的异常运行工况,110~220kV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应采用棒间隙保护方式。对于110kV变压器,当中性点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

185kV时,还应在间隙旁并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间隙距离及避雷器参数配合要进行校核。

间隙动作后,应检查间隙的烧损情况并校核间隙距离。 12.4 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

12.4.1 为防止110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断口均压电容和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谐振过电压,可改变运行和操作方式避免形成谐振过电压的条件,或采取其他措施。新建或改造工程应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2.4.2 为防止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事故,可采取的措施

12.4.2.1 选用励磁特饱和点较高的,在1.9Um/

3电压下,铁芯磁通不饱和的电压互感器。

12.4.2.2 在电压互感器(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站)一次绕组中性点对地间串接线性或非线性消谐电阻、加零序电压互感器或在开口三角绕组加阻尼或其它专门消除此类谐振的装置。

12.4.2.3 加强用电监察技术监督工作,10kV以下用户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应不接地。 12.5 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

12.5.1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6~35kV系统,应根据电网变化3~5年进行一次电容电流的测试,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规定时,应及时装设消弧线圈,单相接地电流虽未达到规定值,也可根据运行经验装设消弧线圈。消弧线圈的容量能满足过补偿的运行要求。在消弧线圈的布置上,应避免由于运行方式改变出现部分系统无消弧线圈补偿的情况。 12.5.2 对于装设手动消弧线圈的6~35kV非有效接地系统,应根据电网变化3~5年进行一次调谐试验,使手动消弧线圈运行在过补偿状态,合理整定脱谐度,保证电网不对称度不大于相电压的1.5%,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15%。

12.5.3 对于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在定购前应向制造厂索取能说明该产品可以根据系统电容电流自动进行调谐的试验报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投入运行后,应根据实际测量的系统电容电流对其自动调谐功能的准确性进行校核。

12.6 防止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操作过电压事故

12.6.1 在3~66kV并联电容补偿装置,为避免发生投切电容器组时出现幅值较高的操作过电压,应采用合闸过程中触头弹跳小、开断时重击穿几率低的断路器。

12.6.2 3~66kV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应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过电压后备保护装置。 12.7 防止避雷器事故

12.7.1 今后新上或更换110kV及以上避雷器,宜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110~200kV普阀避雷器,应积极进行更换。”

12.7.2 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必须坚持在运行中按规程要求进行带电试验,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系统电压等级35kV及以上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用带电测试替代定期停电试验,但对50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3-5年进行一次停电试验。

12.7.3 严格执行避雷器电导电流测试周期,雷雨季节前后各测量一次。

12.7.4 110kV及以上避雷器宜安装电导电流在线监测表计。对已安装在线监测表计的避雷器,每天至少巡视一次,每半月记录一次,并加强数据分析。

12.7.5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型上,要注意不同用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必须安装在相应的使用场合,严禁错用。

12.7.6 为使避雷器动作负载平衡,变电站110kV及以上避雷器应采用同类型的避雷器,如有混装(即同一变电站同时使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磁吹避雷器和普阀避雷器),应列计划改造更换。 13 防止直流系统事故

直流系统对变电站生产设备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极端重要性。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都必须保证不间断供电,并满足电压质量和供电能力的要求。为防止变电站直流系统事故,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3.1 加强蓄电池组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13.1.1 严格控制浮充电方式和运行参数。

13.1.1.1 浮充电运行的蓄电池组,除制造厂有特殊规定外,应采用恒压方式进行浮充电。浮充电时,严格控制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上、下限,防止蓄电池因充电电压过高或过低而损坏。

13.1.1.2 浮充电运行的蓄电池组,应严格控制所在蓄电池室环境温度不能长期超过30℃,防止因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