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嵇康与《声无哀乐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b84002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7

作者以对方的观点出发,即人心应和感觉而变动,声音随着这种变动而发生,感情有起伏,音乐有动静,哀与乐的感情,必然形之于声音。那么钟子期虽然听变化着的音乐,也能有聪明独到的见解。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而且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唱一首歌曲,在一种乐器上弹几个音,试问钟子期能够听出他们各自的感情吗?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音乐的本质与人的内心不可能达到一致的表达。任何牵连都无非是错误的。

作者又以人类的自然感情笑与泪为例子,吃辛辣的菜肴与敞怀大笑,烟熏了眼睛与抹泪哀泣,同样都是流泪,让善于烹调的厨师品尝也不能说高兴的眼泪是甜的,悲伤的眼泪是苦的。这是人的内在体液,是不会表现任何哀乐之情,以此推之任何存在的事物由于其自然本质属性是不会因外界而变化的。音乐有自然和谐,与人情无关,和谐的声音完成于钟磬之乐,高度和谐的声音得之于管弦之声。

四,新的一轮论战由此开始,反方称有些例子有缺陷,招致攻击,但他依然认为声音会对人的感情与情绪产生影响。举例说明,春秋时期的介葛卢听到牛的哀鸣,就知道它产生的三条小牛做了祭祀的贡品;师旷吹律管就知道南风不占上风,楚国军队要打败战;羊舌子容的母亲听婴儿的嚎哭,就有不祥的预感,知道家要败落。以此推论,世间事物的盛衰吉凶,无不存在于声音之中。这些都是历史记载的,完全运用历史的不可辩驳性,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作者并不示弱,看着对方步步紧逼阵势,也毫不示弱,他从对方的例子着手指出,牛能知道小牛做了贡品而悲伤,母亲听见小孩的哭声,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相通之处可言,作者完全从立论的角度出发找出对方论证的错误。诘难二,师旷吹律管知风向,楚国而败。此处毫无关联的东西被对方牵扯到一起,风完全是自然界之气体,它的流动不会因为律管而进入内部,同理为什么一定南风来自楚国,风是随节气变化而有不同风向,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会随人的思想而转化。律管是一种乐器,有它自己的构造,而奏出美妙的乐曲。空气对乐器只是起到节奏的变化。不会改变其声音的本质。风无形不可见,风声与律管音高不相通。这样的例子只是为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假托一种现象预测战争的胜败,安抚人心罢了。三诘,母亲听到婴儿的啼哭预知家败,简直很荒唐的例子,这完全属于巫术之类的假象。这是很难也不曾被验证过。再说声音与感情的道理,就好比外形与内心的关系,有外形相同而性情不一的,有外貌不同而性情一样的。婴儿不具有凶与吉的预示功能,琴瑟本身也不具有胜败的预兆,因此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存在的音乐,显然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明确了,那么要了解人的性情就不应该以观察外貌做结论,考察内心也无须借助于听辨声音。这三个例子都不能成功的论证对方的观点,已经错误的事情,难道还要错下去就是很可悲的事情了。

这一轮双方依然难分上下。双方分别举例论证彼此的观点,作者指出对方举例论证中的缺陷,彼此之间不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不足以说明声音的外在属性,即有无哀与乐。然对方依然承认音乐的强大

互动作用,不能只把人类的感情归结于单一的人情世故。人类的感情依然离不开音乐固有的属性。

五,反方仍然诘难对方指出,心情平和的人,听了筝、笛、琵琶的演奏会容貌烦躁而情绪激动;听琴瑟的弹奏会安静且心情悠闲。同一种乐器的演奏,乐器不同,感情也随之变化,而且演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会变现不同的感情。烦躁或安静是由于音乐的缘故,那么音乐就不能排除哀和乐的作用。高度和谐的音乐能够感化一切,既承认音乐无所不包,为什么只将感情的复杂变化归结于人情,显然这是不对的。

主人回诘难,说:“琵琶、笛、筝令人烦躁激动”,又说:“曲子不同而感情随之变化。”这是一般人常有的感觉。琵琶类乐器音高而短促,节奏快而富于变化,声音高加之节奏快,所以让人烦躁激动。好像铃铎震耳欲聋,钟鼓震撼人心,这是由于音乐的声音有大小,所以让人有躁动和安静的区别。琴瑟一类的乐器音调较低又加之变化较少,如果不细心静听,就不能全部领略清澈和谐之妙,所以要安静地听才能使之心情闲适。要说乐曲不同,也就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罢了。声音基本表现为和谐,能够使人情绪欢快而心满意足,然而音乐是以简单、复杂、音的高低、好听、不好听为其本体,人的情绪是以烦躁、安静、专注、松散予以应和。好像在都市里闲逛,目光随意而情绪松弛,聆听音乐则感情投入而表情端庄,这是由于音乐的本体其美妙在于快慢的变化,感情对声音的应和,也只是停留在烦躁或安静的程度而已。此处作者指出对方概念的混淆,声音与乐曲是不同的,乐器演

奏的是声音的高低,而人的心情则主要表现为烦躁和安静,声音对人的刺激只是人对其应和。

作者指出,音乐的曲调不同,因而感情随之变化这一说法,就好比滋味的变化,酸、甜、苦、辣“五味”调和起来各种味道千变万化,其共同点就是和谐,美味中有佳味,音乐中有和谐,因此聆听乐曲的情感,最高达到和谐的境界,品尝美味的感觉,最高属于甘美的境界,哪里有什么悲哀或快乐存在其中?然而人的感情各有不同,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抒发心中之思。若要说心情平和的人,悲哀和快乐对他来说无所谓,所以不存在先想流露什么感情的问题,所以听了音乐只有烦躁或安静的区别。照此看来,烦躁或者安静,是声音引发出来的,悲哀或者快乐是感情本来就有的,不能因为声音能够引起烦躁或安静的反应,就说悲哀和快乐的感情都是由于音乐的作用而产生的。 另有声音有强弱,却是和谐的,各种美妙的声音皆出于自然,音乐不表现为喜悦与愤怒,也不表现为悲哀与快乐,所以在同一场合同一音乐之中,欢乐与悲戚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能够同时出现,如果使用不同的乐音,组成同一乐曲,音乐的表现使听的人各有各的要求,音乐不能兼容各种理念,包含各种各样的感情在其中,由此看来,声音的本体是平和,而感动的对象没有一定常规,人的心理以原来就有的感情存在为主,应敢于音乐而引发出来,所以声音和感情,犹如不同的道路与轨迹,互不相干,至高无上的和谐音乐不能够掺杂欢乐悲戚的情绪。也不能附带任何悲哀与快乐在其中。作者进一步指出看似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