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怎样写得生动活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深度报道怎样写得生动活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b724524a5e9856a56126055

深度报道怎样写得生动活泼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已成为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媒体的深度报道栏目和作品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仅在电视媒体中,全国类似于《焦点访谈》的栏目就有60多个。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军区军兵种报纸,如何发挥好深度报道的优势,把深度报道写深写活,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必然的趋势

1、从报纸本身定位来看,军区军兵种报纸作为党在军队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重任。履行好这一职责,必须不断提高报纸在部队官兵中的影响力。但是,客观上讲,在时效性上,军区军兵种报纸和所有的纸质媒体一样,本身就较广播、电视、网络有“先天不足”;在可读性上,作为一级党委的机关报,也不可能像一些地方小报一样通过捕捉社会新闻、“花边新闻”来吸引读者。那么,究竟怎样增强军区军兵种报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们认为,就是在保持党报权威性、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深度报道来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高度、深度和力度,以内容的深刻性、思想的科学性来提升报纸品位,树立报纸形象,扩大报纸影响。

2、广大官兵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他们不仅想知道“是什么”,而且渴望知道“为什么”,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近年来,随着基层官兵学历和水平的普遍提高,阅读品位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在驻北京周边的武警部队调查时发现,有七成以上基层官兵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焦点访谈》,最爱读的报纸专栏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和《解放军报》的深度报道,不少官兵自费购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积极探讨有关国计民生和部队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的报纸要满足官兵这种需求趋向,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大深度报道的比重,在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厚度上做文章,让官兵在阅读中长知识、明是非。

3、部队正处在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客观上需要我们的报纸不仅要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委的各种精神和决策,而且要发挥深度报道“用昨天之背景,核对今天之事实,进而阐述其明天之意义”的特点优势,用丰富的资料、理性的分析为广大官兵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帮助广大官兵更加科学地、客观地认识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自觉地贯彻党委意图,履行好职能使命。 必然的要求

从报道本身来看。首先,深度报道一般篇幅较长,需要读者拿出相对整块的时间进行阅读。如武警报今年推出的有关藏族战士西西玛的宣传报道,在1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刊发通讯4篇,评论员文章5篇,讨论发言120篇,共计6万余字。这样大的文字量,如果不能写得生动活泼,就很难让官兵有从头读到尾的耐心。其次,深度报道的内容庞杂,难免涉及到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政策制度问题,如果板着面孔堆砌资料和术语,就很容易写成“论文式”报道。这样的报道只会让官兵想读又读不下去、读下去又读不懂,成为一块“鸡肋”。

从读者群来看。军区军兵报纸的读者对象是以广大官兵为主,在年龄上,读者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在职业上,广大官兵日常执勤训练高度紧张,工作生活节奏快,很难抽出整块时间读报纸。我们对一些部队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基层官兵每天除去正常的执勤、训练、政治教育以外,真正自由支配并用来看书读报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1个小时。而且这1个小时往往是在官兵们高强度的训练和工作之后、比较疲惫的状态之下进行的自主式阅读。在这种情况下,让读者对深度报道的长篇大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挤时间来阅读,就要求我们努力寻找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报道写得生动活泼。 把握好“四个关系”

我们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介于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和阐发作者主观见解的“评论”之间的报道方式。要使这样的一种夹叙夹议的报道方式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不仅要以重要性、深刻性、完整性、科学性和知识性见长,而且要在写作中努力处理好深与新、深与浅、深与活、深与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深度报道写得生动活泼。

处理好“深”与“新”的关系,做到主题新、材料新、角度新。“新”,是对新闻报道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深度报道自然也离不开新鲜事物,新鲜观点,努力推陈出新,让官兵耳目一新。但是,深度报道的“新”又比一般新闻报道有更多的含义。由于时效性上不占优势,深度报道的“新”更多地表现在切入点的选择、背景材料的运用和阐述观点的角度上。军报和武警报近期推出的战士西西玛的系列报道,讲的是一名入伍时识不了几个汉字、也听不懂汉语的藏族战士,在部队当了班长、入了党、晋升了二级士官、取得大专文凭,最终被保送入学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个新闻,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既可以从西西玛本人的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入手,也可以从一支部队对民族战士的关心培养入手,而最终军报和武警报记者都把点放在了部队风气建设这个基层官兵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上。武警报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挖掘和组织材料,连续推出了4篇主通讯,并配发了《伟大的军队 幸福的士兵》、《好风气人人受益》、《好风气出凝聚力战斗力》、《当兵要当这样的兵》等4篇系列评论员文章,把西西玛准确定位为“新时期部队风气建设的受益者”,在基层部队引起广泛共鸣。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秦怀保欣然为报纸撰写了题为《良好的风气是一所学校》的评论员文章,进一步阐明了风气建设对于新时期广大官兵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这一角度的选择,应该说充分开掘了典型人物的时代价值,为丰富报道的内涵、提升报道的高度提供了可能。 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新闻记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当好读者的“翻译”,把那些宏观的、抽象的、深奥的、专业的、枯燥的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给广大读者。这一点,对于题材重大、思想深刻、内容庞杂的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以西西玛报道为例,选择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少数民族战士作为一面镜子,让广大读者透过西西玛这“滴水”感受到部队风气建设温暖的“阳光”,本身就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随后,我们在武警部队展开了“西西玛的成长说明了什么”大讨论,先后在北京及周边部队组织了10余场专题讨论,收到了基层部队来信、传真、电子邮件数千份。在选择刊登什么样的讨论文章时,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既要考虑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多元性,又要考虑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力求把风气建设这样一个宏观的话题写得通俗易懂。实践证明,刊登的《不让实干者吃亏》、《最好的奖赏是公道》、《良好风气令人服气》、《让每名官兵都受益》等120篇讨论发言,以平实的语言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尤其是4月19日在一版头条刊登的一组发言《我们都是西西玛》,用一句口语化的标题,既道出了广大官兵对部队良好风气的深刻感受,也道出了他们对进一步加强部队风气建设的热切期盼,引起了基层官兵的广泛共鸣,将整个报道推上了高潮。

处理好“深”与“活”的关系,做到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深度报道篇幅较长,这一特点为记者施展才华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文字上,记者可以恰当运用典故、引语、比喻等多种手法,把报道写得形象生

动、诙谐幽默。例如在西西玛的报道中,记者描写西西玛刚入警营时与班长的一段对话:“他(西西玛)说要上‘茅厕’,班长以为他要‘帽子’;班长让他取粉墙的‘抹子’,他拿来的是头上戴的‘帽子’。”类似这样大量来自生活的细节,把西西玛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结构上,深度报道除了常用的叙事体结构和论证体结构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华尔街日报体”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从一个具体人物的小故事开始,由具体转入一般,最后又回到这个人物的日常生活上。“华尔街日报体”的叙事结构把重大、复杂的题材,放到具体的、现实的环境下来考察,是一种公认的把深度报道写活的有效途径。这种结构在现代媒体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们军区军兵种报纸上还所见不多。武警报在西西玛的宣传报道中,对这一结构进行了尝试,所推出的4篇主通讯,第一篇通讯《温暖的大家庭 幸福的西西玛》主要写西西玛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篇通讯《宽阔的舞台 成长的沃土》和第三篇通讯《风正一帆悬》讲述的是整支部队的良好风气,让读者从西西玛成长的“偶然”中看到必然;第四篇通讯《可爱的西西玛 士兵的好标杆》,又回到西西玛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个体———一般———个体的叙事结构,已有了“华尔街日报体”的雏形,不仅使西西玛的形象更加生动,而且把西西玛的“具体”与风气建设的“抽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处理好“深”与“近”的关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官兵。这是军事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要素,也是把深度报道写得生动活泼的必然要求。从选题上看,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是读者广泛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与读者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话题。对此,焦点访谈的片头有一段归纳值得借鉴: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在武警报的办报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凡是在基层官兵中有影响的深度报道,都是与基层官兵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我们曾经推出的有关基层干部在驻地购房、购买私家车的现象调查及科学管理的报道,关于连队采购由自由市场走向“超市时代”的调查思考,关于基层如何开好“八个会”的调查研究,等等。西西玛报道所关注和探讨的是部队风气建设问题,更是关乎每一名战士成长进步的敏感问题、焦点话题,这些报道都在基层引起了强烈反响。当然,光选题离基层官兵近还不够,还需要在语言上贴近,多用基层官兵自己的语言。西西玛系列报道推出后,许多读者称这组报道是“原生态”报道。这不仅是因为报道中选用了大量来自生活的故事和细节,也是语言的贴近性给人带来的直观感受。在整个报道中,无论是通讯、评论,还是讨论发言,我们都注意贯彻“取之于兵、用之于兵”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和运用基层官兵鲜活的语言,尽可能地不去刻意雕凿。即便是在评论员文章中,我们也大量使用了类似“风气就是部队建设的元气”这种来自基层官兵的语言,朴素而又富有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报道保持了“原汁原味”,既有“乡土气”,又不“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