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九年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解析版】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九年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e6937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0c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解:(1)⑧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需要体积较大的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⑦,需要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②和加入液体药品需要的长颈漏斗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口应为m端. 故填:长颈漏斗;⑦②⑧;CaCO3+2HCl═CaCl2+H2O+CO2↑;m.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8.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 Al、Cu、Cr . 【实验和探究】

(1)小娟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分别取三支试管,铝片表面产生的猜想 二 成立. 向其中入 气泡较快; 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 等质量、等浓度的铬片表面产生气硫酸亚铬(CrSO4)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稀硫酸然 泡较缓慢, Cr+H2SO4=CrSO4+H2↑ . 后将铝、铬、铜三溶液变蓝色; 种金属分 铜片无明显现象. 别插入三支试管中. (2)小涛的实验: 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 Al、CrSO4溶液、Cu .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比较 ;②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 .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和假设】根据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铝的强,再将铬加入出现三种情况:(1)Cr、Al、Cu;(2)Al、Cr、Cu;(3)Al、Cu、Cr解答.

【实验和探究】根据所学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铜不能与硫酸反应,铝可以与硫酸反应,进而解决问题.根据题中现象,写化学方程式进行.

(2)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择药品,可选择两头金属中间盐,中间金属两头盐. 【归纳】根据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 【解答】解:【猜想和假设】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铝的强,再将铬加入出现三种情况:(1)Cr>Al>Cu;(2)Al>Cr>Cu;(3)Al>Cu>Cr; 【实验和探究】

根据实验现象: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缓慢,可知猜想二正确;

[来源学科网ZXXK]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由题中信息可知,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结合实验一有气泡产生,应该是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为:Cr+H2SO4═CrSO4+H2↑;

(2)如果已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用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反应,都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可选择:Al、CrSO4 、Cu或Al2(SO4)3、Cr、CuSO4等;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比较;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 故答案为:

【猜想和假设】Al、Cu、Cr; 【实验与探究】(1)二;Cr+H2SO4=CrSO4+H2↑; (2)Al、CrSO4溶液、Cu(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总结与归纳】

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比较;

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比较(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是近几年来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本题型考查实验设计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设计题的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

四、计算题(29题4分,30题8分,共12分)

29.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6O3.请计算: (1)碳酸二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 .

(2)30g碳酸二甲酯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 16g .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碳酸二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90;

(2)30g碳酸二甲酯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30g××100%=16g; 故答案为:(1)90; (2)16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0.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25g假黄金样品置于烧杯中,用稀硫酸80g分4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0 20 20 20 稀硫酸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残留金属的质量/g 请计算: (1)25g假黄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多少克? (2)四次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共为多少克?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黄铜中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锌可与稀硫酸放出氢气;随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

(1)由第1次实验数据,加入20g稀硫酸固体质量减少3.25g,说明20g稀硫酸完全反应可消耗3.25g锌;

(2)对比后面的实验数据可发现,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时,固体质量不变,可以说明此时黄铜中的锌已完全反应,则所剩余固体为不与稀硫酸反应的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由反应消耗锌的质量计算产生气体的质量;

(3)前三次反应中稀硫酸都完全反应,所以,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硫酸锌溶液;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消耗硫酸的质量计算生成物硫酸锌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比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锌的质量=25﹣15.25=9.75克; (2)设锌与稀硫酸反应能生成氢气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9.75g x

x=0.3克

(3)第一、二、三次实验中稀硫酸都是充分反应的,设第一次反应掉的硫酸溶质为y,溶液具有均一性

Zn+H2SO4═ZnSO4+H2↑ 65 98 3.25g y

y=4.9g

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24.5%

答:(1)25克假黄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9.75克 (2)四次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3克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表去分析数据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