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七个铜板》教学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5《七个铜板》教学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9f202ab8f67c1cfbd6b833

《七个铜板》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授课班级 七个铜板 服装专业高一3班 课时安排 授课类型 2课时 阅读课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服装专业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本板块前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小说这一叙事文体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和鉴赏小说的方法。由于本专业学生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好,服装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情分析 学内容又往往过于关注与时尚、流行相关的文化领域,学生对苦难、贫穷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认知隔膜,需要老师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篇课文的特定时代背景。 本课是外研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教学板块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选教课文。本板块的教学重点是小说阅读,相对于这个板块的前三篇小说,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也较远,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职语文新大纲降低了中职生对文学类文体的鉴赏要求,但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很精彩,可以让学生在对人物描写的梳理分析中把握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主旨,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人物刻画能力,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文字有很大帮助。同时,文章人物乐观面对贫穷的高贵品质,也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挑战。 教材分析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2.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3.正确看待贫穷,树立乐观面对困境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教学难点 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读法 学习方法 习读法、笔记法 教具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看PPT。 笔记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目的是让学生对过去时代极度贫困的生活有一定的感性认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代距离。 教师出示格言,帮助学生树一、导入新1.教师出示有关贫穷生活的图片、视课 频,让学生对贫苦生活有一定感性的认(4分钟) 识。 (多媒体展示) 2.教师出示有关如何看待贫穷生活的格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面对贫穷的意识。 (1)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 ——席慕蓉 (2)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薄伽丘 (3)不要羡慕别人的富,也不要哀叹自己的穷。 ——小林一荣 (4)忘怀你穷困的日子吧。不过,可别忘记它给你的教训。 ——歌德 (多媒体展示) 立正确看待贫穷的意识,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把握课文中作者的情感。 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是分组搜集作者信息和文本背景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划出并识记生词是学习本课的必要步骤,为下面的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也有利于学生对常用汉字的积累。 二、认识作1.请每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从图书者,了解背馆和网上搜集到的莫里兹的相关知识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状况。 (10分钟) 2.教师补充关于作者的基本信息。 (见“教参”P117页) (多媒体展示)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课下搜集的信息。 学生笔记教师的补充信息。 三、语言积累 (5分钟) 呜咽(yè) 嚎哭 由衷 夸耀 抽屉 衣橱 赚钱 撅嘴 宝藏(zànɡ) 隆重 倒霉 窟窿 唠叨 红晕(yùn) 衬衫 油污 放账 心坎 糟蹋 哀叹 布施 蹒跚 致命 窒息 大惊小怪 前仰后合 毕恭毕敬 绞尽脑汁 学生在书上划出生词。 四、整体感知 (25分钟)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请同学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写母亲为了买一块肥皂和儿子寻找七个铜板的故事。 3.请同学找出这七个铜板分别是从哪里找来的。 明确:前三个铜板是从缝衣机抽屉里找到的;第四个铜板是从衣橱抽屉里找到的,第五、六个铜板分别从父亲和母亲的衣袋里找到的;第七个铜板是一个乞丐布施给的。 4.这篇小说中充满了笑声,但初读文章后,你感受到的是欢乐还是悲凉? 默读课文的同时,还要勾画出文章情节中的重要信息。 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要围绕题目进行思考。 学生寻找文章关键信息,并作答。 回答这道题,指导学生关注母亲寻找铜板的目的(为了买肥皂洗衣服),为了一块买肥皂的钱而耗费了整整一个下午,但最终还是没洗成衣服,可见母子的贫困程度。这样的故事情节中充满了悲剧性。 可以笔记重要信息。 一句话概括文意可以帮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寻找七个铜板的由来,更细致地把握文章主要情节,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为下面的分析文章作以铺垫。 学生说出自己初读文章的情感体验,为本节课定下感情基调。同时使学生明确:把握文章的情感,不能只关注文章的只言片语,要在对小说情节的总体把握中去加以领会。 五、布置作业 (1分钟) 1.熟读课文,熟悉文章每一处情节。 抄记作业。 2.积累知识,抄写生词。 (多媒体展示) 熟读课文,为下一节课细致分析做准备。 抄写生词,完成对常用汉字知识的积累。 教学反思课前预习是高中学生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就本节课而言,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作者信息和相关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分小组去搜集信息、并在课上进行展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组内合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创设条件。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整体感知环节所设计的三个问题从文本内容到思想感情,从宏观概括到故事结构,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把握文本的基本信息,有助于下节课的具体分析。 七个铜板 莫里兹 时代背景 1.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组: 2.七个铜板是从哪里找到的? 第二组: 3.你感到欢乐还是悲凉? 作者概况 第三组: 第四组: 教学过程(第2课时) 环节时长 一、导入本1.教师提问:当你在苦苦寻找一件东课 西却找不到,而这个东西对你又是至关重(6分钟) 要的时候,你会由衷地笑出来么? 2.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行乞者,如果他们确为生活所迫,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处境? 3.你从长辈们那里听到过关于贫穷的故事吗?如果有,可以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这部分虽然只是导入,但却是帮助学生走人文本的重要铺垫,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要做到言之有物,能举出具体实例;回答第二个问题要做到言之有理,说出自己观点;第三个问题要讲故事,要做到形象生动。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围绕课文的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联系文章人物,启发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迁移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贫穷的现实并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