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81e0b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d9

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 C.NN’是界面

B.折射角等于40° D.MM’的右边是玻璃

10.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 B.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5m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二、填空题

1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

(1)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之相同的是_____。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2)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分是_____和_____。

12.在下列一组图中,如图1所测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cm.如图2所测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cm.如图3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如图4中,天平测得的物块的质量是_____g.如图5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s。

13.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发出不同的________外线来实现(填“红”或“紫”);电视信号是通过________传递的。

1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原理制成的。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是不能选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做测温物质。 物质 熔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甲苯 ﹣95 111 萘 80.5 218 15.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到全国人大代表的耳朵里。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推理得出_____不能传声。

16.甲、乙、内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B可知,丙同学是做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由图象A可判断_____同学运动最快,a点为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它表示_____,6s末时甲、乙两同学相距_____m。

三、计算题

17.判断某汽车零件(铁)是否为空心,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测出一个装满水的烧杯的质量为300g,放入该零件后,溢出10g水,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369g(铁的密度约ρ铁=7.9×10kg/m),求: (1)该零件的体积? (2)该零件的质量?

(3)通过计算说明该零件是否为空心?

(4)该零件全部采用新材料制作后,零件的质量减少了20g,求:该新材料的密度?

18.如图1所示,物体A重为16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m.图2是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物重G的0.2倍.求:

3

3

(1)物体A的速度.

(2)5s内拉力F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烛焰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烛焰移至20 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____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两支蜡烛(填字母).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 22.小凡同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 °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如图3所示的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何变化?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结果他听到了两次声响,这是因为_____和_____都能传声,第一

次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过来,这是因为______。

24.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处静止开始下滑动,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猜想AC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时间tAB=1.8s,tAC=2.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C C B B A D 二、填空题 11.B 甲 乙

12.7 4.70 37.6 53.4 288 13.红 电磁波

14.热胀冷缩 酒精 酒精 15.空气 真空

16.匀速直线 甲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2 三、计算题

17.(1)10cm;(2)79g;(3)实心;(4)5.9×10kg/m 18.(1)0.1m/s (2)1.6J (3)64% 四、实验题

19.mL 2mL 偏大

20.E、B、C、D、A 缩小 右

21.G 确定像的位置 BC 垂直 虚 10:35 22.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98 低于 保持不变

23.能 声音 变小 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好 固体(钢轨) 气体(空气) 钢轨 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 24.

3

3

3

s 秒表 40.0 小于 50.0 偏小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