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7年高考生物猜题卷(一)(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河北衡水中学2017年高考生物猜题卷(一)(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67b92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c

“午休”的程度。

(4)在实验组中,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

8. 葡萄糖糖耐量(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受损(IGT)患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潜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上用口服葡萄糖进行糖耐量检测的过程如下: ①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

②检测当日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

③抽血5min后口服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时间记为0; ④服糖后每隔30min各抽取静脉血2mL,立即送检。 将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口服葡萄糖30min后迅》速下降,在此过程中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有_______,调节其分泌的途径有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和____________。

(3)IGT患者血糖浓度变化与正常人相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体内胰岛素作用效率低,则IGT患者的胰岛素水平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

(4)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闰绍细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

①脊髓在反射弧中属于其中的___________。刺激a点,产生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

膜对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内流。

②刺激b点,在图中________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闰绍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防止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而影响检测结果 (2). 肝脏和骨骼肌 (3). 下丘脑通过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 (4). 血糖浓度高,下降速度慢 (5). 高于 (6). 神经中枢 (7). Na (8). c、d (9). 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示可知,口服葡萄糖后, 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和IGT患者的血糖值都先升高后降低,但明显是正常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后迅速降到正常值范围,而糖尿病患者和IGT患者血糖从起始空腹时都较高,之后即便下降也非常缓慢且仍然高于正常值,由此推测糖尿病患者或IGT患者体内要么缺乏胰岛素,要么缺乏胰岛素受体(或者是受体结构改变),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结合题干信息,“IGT患者体内胰岛素作用效率低”的信息可知,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较多的胰岛素没有胰岛素受体与之结合而发挥降血糖的调节作用。 (1)检测血糖要求前一天晚餐后即不再进食,主要是防止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而影响检测结果。

(2)正常人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一方面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另一方面促进它们合成糖原。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直接刺激下丘脑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胰岛B细胞,加快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3)结合曲线图分析,IGT患者血糖浓度变化与正常人相比具有血糖浓度高,下降速度慢的特点。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IGT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受损,导致患者的胰岛素作用效率低,所以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

(4)①脊髓在反射弧中属于神经中枢。刺激a点,产生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而内流。②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方向传导。据图分析,刺激b处,兴奋可传到c、d,故c、d两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因为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会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点睛】本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血糖的调节,关键要抓住IGT患者的血糖值较高,是胰岛素作用效率低的信息,说明IGT患者体内胰岛素不缺,甚至偏高,缺少的应该是胰岛素的受体。第二部分关键要抓住突触处信息单向传递,再结合闰绍细胞的抑制作用分析,兴奋传到闰绍细胞后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

9. 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________(用字母和数学符号表示),一般情况下D/A的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3)蚕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向鱼。向鱼塘中投入少量蚕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使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3). A1+B1+C1+D1 (4). 小于 (5). 一 (6). 有机物 (7).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8). 利用率 【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表示净光合作用,是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所需的能量,B1+C1+D1属于蚕用于蚕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应是A;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B表示,图中的C表示净光合作用,是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所需的能量,B1+C1+D1属于蚕用于蚕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2)蚕同化的能量D用于蚕呼吸作用以及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即A1+B1+C1+D1。由于D/A的介于10%~20%之间,所以正常情况下D/A的小于20%,蚕的粪便不属于蚕同化的能量,而是蚕的食物中的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所以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鱼。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4)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使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图解,明确A、B、C、D所代表的能量含义并且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10.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子。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

①红花和白花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显性; ②配子具有相同的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 ③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及各基因型植株的存活率相同。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_________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____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时,可确定白花突变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缺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________种缺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

(4)三体(2n+l)也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三体系(红花纯合)中全部三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二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

【答案】 (1). 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白花植株”) (2). 一 (3). 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型植株 (4). 红花植株 (5).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7或1:1 (6). n (7).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 (8). 该缺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9).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31:5

【解析】(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突变性状是纯合子。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该实验结果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是完全显隐性。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