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项目施工细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项目施工细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3787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c

一.无碴轨道工程施工技术细则

1.总则

1.1为保证无碴轨道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编写地主要依据:《时速200公里新建铁路线桥遂站设计暂行规定》

1.3无碴轨道结构组成及轨道铺设精度应符合《无碴轨道设计技术条件》地相关规定(见附录A).

1.4无碴轨道工程必然按照批准地设计文件施工.

1.5无碴轨道地施工应在梁体预应力张拉结束后至少60天且桥梁主体工程完成后(桥面防水层除外)进行.

1.6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施工作业程序宜按附录B进行. 1.7板式无碴轨道施工作业程序宜按附录C进行.

1.8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施工技术条件和本细则组织施工,施工前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1.9施工单位应遵守现行地有关安全规则.对重要工序,应制定技术安全措施.

1.10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 1.11无碴轨道施工作业应符合本细则规定.

2术语

2.1过渡段

过渡段指无碴轨道与有碴轨道之间、路基与桥梁之间地过渡区段. 2.2CA砂浆

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用于板式无碴轨道板与底座之间、凸形挡台周围地填充物.

2.3橡胶防护垫

由橡胶板与不锈钢板组成地半圆形防护垫,粘贴于板式无碴轨道板半圆形缺口侧立面,以缓冲凸形挡台及周围CA砂浆承受地纵向力.

2.4基标

1

布设在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线路两侧地测量标志,为施工和养护维修提供平面和高层测量控制地基准.

2.5基准器

设置在板式无碴轨道凸形挡台上地测量标志,装有横向和竖向可调节地基准点,施工时为轨道板和钢轨精确定位提供平面和高程基准.

2.6基准点

基准器上精确指示点位和高程地标志点. 3施工准备

3.1施工调查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1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熟悉批准地施工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收集相关工程地竣工资料,编制单位工程地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示关键和特殊过程,制定必要地作业指导书.

3.1.2施工前,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查并加以落实: 1了解施工前相关工程地进展情况,核实施工进度计划. 2了解施工时地气象资料.

3调查施工现场地水源、电源,了解适宜作为原材料与轨道部件贮存、轨排组装或构件预制以及生活与生产房屋等地场地条件.

4掌握基地至施工地点以及桥上材料、设备运输通行地情况,提出运输方案.

5核查桥面状况,重点了解梁地预应力张拉结束时间、桥梁预埋件、排水管线、台背路基填筑质量和沉降值等.

3.1.3接收工程范围内地线路测量资料及标桩,按相关要求进行线路复测,完成相应技术图表(如线路表、坐标表、中线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坡度表、断链表等)地编制.

3.2施工设备、材料和机具准备

3.2.1根据桥上无碴轨道地施工技术要求与拟订地施工方案,选择合适地施工设备和机具.

3.2.2轨道部件及施工材料必须符合秦沈客运专线相应地技术条件,并

2

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轨道部件地取样、实验及验收均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2轨道部件及施工材料、油料、CA砂浆原材料等应依照有关规定按规格分区贮存,堆码整齐.

3装卸和整理时应轻吊轻放,严禁抛摔.

4工具轨应采用新钢轨,使用前应逐根丈量长度,用白色油漆标注在钢轨端部.钢轨如有硬弯等缺陷,应预先予以校正.

3.3临时基地、施工便道、水电供应及通讯设施

3.3.1临时基地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地要求合理布设.并配设必要地防排水与消防系统.

3.3.2施工便道必须在轨道施工前完成,其标准应满足运量和行车安全地要求,在使用中应经常养护,保证畅通.

3.3.3施工前应进行水源、水质调查,采用合理地供水方案.高压、低压电线及变压器位置和通信线路应按规定统一布置.

4桥面处理及排水

4.1按设计要求,调直桥面预埋连接钢筋,进行除锈处理.钢筋如有缺损,必须补设.

4.2清理桥面杂物,对无碴轨道结构宽度范围内地桥面进行凿毛处理,其见新面应在85%以上,并用水或高压风清除浮碴及碎片.

4.3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宜在其宽度范围内涂刷一层界面剂.

4.4在桥上无碴轨道施工过程中,应有临时施工防水设施,确保工作面无积水.

4.5桥面处理应逐跨、逐段作好施工记录,并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5混凝土现场灌筑地一般要求

5.1混凝土用原材料、钢筋骨架地连接方式、拌制及灌筑工艺等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地有关规定.石子地最大粒径除凸形挡台不大于20mm外,其余均不得大于40mm.

5.2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规范中

3

混凝土冬期施工地规定办理.

5.3混凝土拌制应使用搅拌机,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等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在灌筑中要严格控制坍落度,每班测定不少于2次.当混凝土运输距离较长时,应在拌制和灌筑现场分别检查.

5.4混凝土灌筑时,应留取强度检验试件.同一配合比每班次应取检查试件二组(3d、28d强度各一组).试件地强度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和设计文件地有关规定.

5.5混凝土地运送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并保证混凝土在运送途中不产生离析、灰浆损失等.

5.6混凝土由料斗或漏斗内卸出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且应合理间隔分仓,一次卸量适当.一旦发现轨道状态或模板移位时,应立即停止灌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修整工作.

5.7每块底座、道床板混凝土均应一次连续灌筑完成,不得中断. 5.8混凝土施工缝地界面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同时做好施工安排,保证施工缝在设计伸缩缝位置.

5.9混凝土灌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覆盖并浇水养生,浇水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掺用缓凝剂等地混凝土养生期按规定适当延长.

5.10混凝土施工模板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内侧面要平整,并涂刷脱模剂. 2模板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3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11拆模要求

1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拆卸下地模板及支撑料等应及时清理和休整,以备再用,不得随处散放.

6长枕埋如式无碴轨道工程施工 6.1基标测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