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四模考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四模考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a1e938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c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四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的G点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四幅图中,A图中的G点是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和低纬度;B图中的G点是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和低纬度;C图中的G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和低纬度;D图中G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中纬度,故选C。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 A.8693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是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减得出的结果,如题目中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的吐鲁番盆地海拔是-155米,所以结果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 3.当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已经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是星空满天,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 C.高度相差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62°,东西夸五个时区,就相差五个小时,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看到日出,所以当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

B.经度跨度大 D.距海远近相差大

B.8999米

C.8690米

D.9000米

已经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是星空满天。故选B。 4.读漫画“不堪重负的地球”,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存在的问题是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染问题

2.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下列哪一问题 A.人口老龄化 C.人口数量过多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反映了地球上人口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对资源的需求量大,环境污染加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故选B。

2.我国自上世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出生率下降厉害,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我国在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问题、对策。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

A.总量少,种类少,人均也少 B.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不足 C.总量多,人均占有量也多 D.种类多,总量少,人均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不足;故选B。 【点睛】

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掌握即可。 6.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B.人口分布不均 D.男女比例失调

A.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C.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B.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冬季比夏季晚 D.时间差现象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详解】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 明”、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冬季比夏季晚”、“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时间差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牢记即可。

7.风雨桥(下图)是侗族的特色建筑,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风雨桥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民族聚居,人口密集 B.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C.奇山峻峰,溶洞奇秀 D.神奇雪乡,冬季严寒 【答案】B 【解析】 【详解】

风雨桥是侗族非常出名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风雨桥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理解解答。

8. 为了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2017年12月6日,西安至

成都高铁通车。高铁线路要求平缓,建造西成高铁需要打通隧道和依山势选择较为平缓线路,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千年蜀道进入高铁时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西成高铁起止点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类型以及粮食作物种类相同 C.冬季气温有明显差异

B.两地年降水量基本相同 D.饮食习惯基本相同

2.西成高铁开通后,加速了沿线地区地域文化与资源的融合,下列地理事物的叙述属于沿线一带的是 A.三峡的自然奇观与兵马俑的气势宏伟让人叹为观止 B.促进了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民族文化的交流 C.加强了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 D.增强了珠江三角洲与内地经济联系

3.穿越崇山峻岭的西成高铁很多路段设计成“灯泡型”线路(如图),主要目的是 A.避开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C.尽量使铁路线坡度更平缓 【答案】1.C 2.C 3.C 【解析】 【分析】

1.关于西成高铁起止点地理差异的叙述,该铁路沿线南北两侧的耕地类型及粮食作物不相同,故A错误。 两地区的降水量差异较大,秦岭北侧降水较少,南侧降水丰富,故B错误。 冬季时秦岭南北两侧的气温有明显的差异,南侧温暖、北侧寒冷,故C正确。 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差异,秦岭以南是米饭为主,北侧则是面食为主,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C。

2.关于西成高铁沿线的叙述,该线路没有经过三峡,也没有经过云贵高原,更没有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强了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故选C。

3.由图可以看出,穿越崇山峻岭的西成高铁很多路段设计成“灯泡型”线路,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形崎岖,这样设计是为了减缓路线的坡度,故选C。

B.尽量少占用耕地 D.减少沿途植被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