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卷(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育学试卷(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7dc9f3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

.word格式,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D )。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B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0.素质教育是以( B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1.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 A )。

A.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B.理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C. 感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D. 社会本位、感性价值观

12.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的法规是( D )。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C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二、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个人本位论:维护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个体存在的独立自主性,反对各种领域对个性自由发展的压抑,倡导个性的解放。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关于学校教学、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等的全面安排,是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等。 三、辨析题

( × )1.培养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广义的培养目标才是教育目的】 ( √ )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 √ )3.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社会教育目的和个人教育目的】

( √ )4.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目标就是指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而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又是由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所以,教育目标是很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 √ )5.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因此,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 专业.专注 .

.word格式,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缩,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与激励受教育者等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 激励功能:通过对未来发展的认识小,促使发展 ? 指导功能:规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 评价功能:促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社会因素的制约;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时代的制约;未来的教育理想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简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体论是指教育的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表现为:1)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 2)强调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3)做人教育比公民教育更重要 社会本位论是指教育的目的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的,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1)社会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 2)教育要在儿童身上塑造一种普遍性意识

3)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生活 4)学校教育要突出个体对纪律的服从 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从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方面全面发展为目的。 几个基本点:(1)培养 “劳动者”或“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培养人的社会价值); (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规定);

(4)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6、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7、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社会依据: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和人的需要。

五、论述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当今中国能实现吗?为什么?

(1)面向全体是国家建设和公民自身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密切,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是全体社会公民的义务,不是少数人的事。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适应是会发展的要求。

(2)为此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价值观、根治现行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虽然,现在还未完全是实现这个目标,但已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肯定会有实现的时候。 六、案例分析题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而成为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

, 专业.专注 .

.word格式,

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健全的。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师: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信的、聪慧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或者说是指把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传授给别人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在知识、技能、思想诸方面比较成熟,有一定教育素养的,按照国家的社会要求

2.教师角色:是指由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 所处的社会位置决定的,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特征,其实质是对“教师是什么样的人”的概括。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4.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学生。

5.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6.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对其要求是从一般或现实社会条件下对老师的职业要哦球和角色期望角度提出来的,是教师履行职责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二、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C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3.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A ) 。

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 4.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 A ) 。

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 B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C自我教育和合作交流 D包括以上三者 5.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C )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6.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是( A)。 A.示范 B.教具 C.多媒体 D.教学语言

7.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 ),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9.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 )。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0.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 C) 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11.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 ) A热爱学生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D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1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1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B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15.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C )。

, 专业.专注 .

.word格式,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16.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 )。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B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D )。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20.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21.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B )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22.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B )

A.教师中心 B.民主平等 C.授受关系 D.教学相长 E.尊师重教 2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D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C )。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2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 )。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26.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27.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B )。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28.我国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B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家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9.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 )。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30.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C ) 。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保护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利益公约》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ABCE )。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ABCDE )。

A.受教育的权利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E.人身自由权 3.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ACE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4.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CDE )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儿童为中心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5.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ABDE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 专业.专注 .